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半導體景氣〉半導體業景氣 凜冬已至?短期修正?

2022/07/31 05:30

消費性電子需求降溫,衝擊驅動IC等廠商營運下滑。(記者洪友芳攝)消費性電子需求降溫,衝擊驅動IC等廠商營運下滑。(記者洪友芳攝)

記者洪友芳/專題報導

大廠對半導體景氣的看法大廠對半導體景氣的看法

半導體業經歷超過兩年多的「好年冬」,開始面臨庫存修正的走勢,龍頭股台積電(2330)已釋出半導體景氣邁入近似於典型週期(typical cycle),將需要幾個季度的庫存調整,可望持續到2023年上半年;業界認為,這意味著半導體景氣不致進入寒冬期,但堆高的庫存水位至少要一年半載才能調整到健康狀態。

半導體業界指出,2020年起,疫情帶動居家上班、線上學習盛行,個人電腦、平板電腦、遊戲機等產品需求激增,加上5G對半導體元件增多,推升半導體進入大多頭;因市場供不應求,晶片缺到汽車、設備等產業斷鏈,晶片價格節節上漲,晶圓代工到封測生產鏈也屢調漲價格,整體供應鏈出現只要有產能不問價格的好光景,到今年上半年,很多公司營收與獲利仍持續季季創新高。

疫情衝擊怕缺貨 半導體業建立高庫存

疫情衝擊缺工缺料,全球貨物運輸大亂,運輸成本上升,半導體業唯恐缺貨紛建立高庫存,以備不時之需。聯發科(2454)財報顯示第二季末為止,存貨達新台幣914.1億元,較第一季893.77億元進一步拉高,再創歷史新高,存貨周轉率為104天,低於上一季度的105天,但高於去年同期的81天。記憶體控制晶片廠群聯(8299)至第2季存貨金額新台幣233億元,週轉天數達170天,高於第一季的168天及去年同期的119天。

IC設計業存貨紛創歷史新高,其中,有些是唯恐要不到晶圓的「假性需求」;隨著今年2月下旬,烏俄戰爭爆發,掀開全球通貨膨脹的壓力鍋,3月起中國一線城市陸續因疫情大規模封城,衝擊消費電子產品需求明顯降溫,引發三星電子開出第一槍,6月中旬三星電子因庫存過高,對消費電子包括電視、PC與智慧型手機相關零組件廠商通知暫停拉貨,衝擊驅動IC、電視系統單晶片、手機、影像感測器等廠商,不得不面對堆高的庫存水位,晶圓代工第三季也已感受到。

外媒示警 晶片業榮景將結束

研調機構集邦科技指出,晶圓代工廠浮現客戶砍單潮擴大,砍單現象同步發生在8吋及12吋廠,尤其以8吋最為明顯;英國媒體《經濟學人》更示警晶片業榮景將結束,疫情干擾供應鏈中斷,加上地緣政治崛起,半導體紛進行擴產,將使產能供給嚴重過剩,儼然景氣寒冬將來到。

台積電認為,目前的半導體週期近似於典型週期 (typical cycle),公司觀察到供應鏈已採取庫存調整行動,預計庫存水準可能會持續到2023年上半年。半導體業界表示,因公司與產品屬性而會有不同的庫存調整時間差,半導體業雖不致面臨景氣寒,但庫存修正期至少到今年底或明年上半年才能陸續調整庫存到健康狀態。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