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時事求是〉難以複製的停滯性通膨

2022/07/04 05:30

1970年代油價高漲,物價跟著飆升水準,消費、經濟受到壓抑,形成物價、失業率雙升的停滯性通膨現象。(路透)

■魏錫賓

個別商品上漲有許多不同理由,一般物價水準的持續提高也是,但都有一共同點,就是需求大於供給;從直觀的角度看,停滯性通膨依然處在需求不小於供給的情況下,只是廠商要求更高價格,需求量自然減少,使供需均衡處低於原來的交易量。這樣的情況不會常常出現。

2020年新冠肺炎病毒向全球擴散,口罩需求大增,甚至到了一罩難求的地步,價格也從1、2元漲至5元、10元,且有一段時間還不容易買到。需求提高,但供給無法相應地立即增加,這是個別商品常見的上漲原因;此時,其他廠商發現有利可圖,就會找機會加入增產而壓抑價格的持續往上。

1970年代油價高漲拉升 物價、失業率雙升

如果對多數商品的需求普遍增加,使一般物價水準持續上揚,中央銀行就會採取貨幣政策緊縮行動,以免通膨預期擴散後發生搶購、投機風潮,並影響房地產與金融市場,使財富重分配,窮人更加沒有立錐之地。

需求增加只是物價上漲的一種原因,而且經常會伴隨經濟規模的擴張;然而,物價也可能因成本提高而飆升,從供給面成為經濟衰退的元凶。1970年代原油價格高漲,拉升一般物價水準,使供給曲線上移,在相同的供給量下,廠商必須以更高的價格出售商品,在那一價格下,買賣成交量下降,消費、經濟受到壓抑,更沒有擴廠的動機,形成物價、失業率雙升的停滯性通膨現象。

2008年金融海嘯 油價、物價雙降

因為傷害太大,1980年代以後,每當原油價格劇增時,就會有「停滯性通膨」的警告出現,2008年初每桶原油漲破100美元後,擔憂的聲音更大;不過,當年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最高只達5.6%,僅有3個月超過5%。油價、物價後來反而隨著全球金融海嘯往下,失業率也才接著向10%飆高。痛苦指數雖高,通膨與失業還是有某種程度的負相關。

持續性的停滯性通膨未在前一次金融危機發生,這一次因疫情、俄烏戰爭再形成供應鏈中斷、能源價漲的供給面問題;不過,2022年5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已達8.6%,雖是40年新高,失業率3.6%卻幾乎是50年的最低點,與1970年代多在5%以上,並不相同。

距停滯性通膨還很遠 美國失業率超低

從美國的經濟現況可以推測,目前的通膨現象,除了成本推動外,還有需求的因素,也就是疫情後的需求轉向,受束縛的隔離生活放寬,但相關的供給無法及時配合,而拉高價格。央行的貨幣政策難以使阻塞的供應鏈通暢,但可以影響消費、投資等需求面的決策,升息對物價的飆漲應有一定的作用,若加上供應鏈隨時間可以調整,未來的物價、產出變化,或許都不會如現在想像般悲觀。

即使距離停滯性通膨有一大段距離,危機狀態也不易複製,但不僅5%的物價年增率加上5%的失業率太高,即使是10%的物價上漲率或10%的失業率,也同樣都令人難以忍受。更應該擔心的,或許是政府在停滯性通膨聲音干擾下,選擇不作為或反應過度的極端結果。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