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人才短缺 成本太高 張忠謀:美發展晶片 貴且浪費

2022/04/22 05:3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資料照)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美國日前通過晶片法案將補助晶片製造商逾五百億美元,以強化美國半導體製造業。但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廠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指出,美國試圖增加國內晶片產量,這將是一種昂貴、浪費的徒勞無功之舉;美國發展晶片製造業應先解決嚴重的製造人才短缺問題。

張忠謀近日受邀在智庫布魯金斯學會Podcast中,針對美國半導體在地製造等發表看法。他指出,美國製造業曾很強盛,因擁有人才,但後來製造業人才轉到高薪的設計業、金融業,這對美國來說不一定是壞事,但對美國的晶片製造業來說,卻形成一個挑戰;在他看來,美國晶片製造業沒有擴張及成功所需要的人才庫。

他表示,台灣人口眾多,對台積電晶圓製造成功至為關鍵;在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專業人才離開製造業之際,台灣的人才輩出,使其成為純晶圓代工的理想地點。

張忠謀說,美國的優勢在於擁有「世界最好的」設計人才,台灣設計人才很少,台積電更是完全沒有;若要發展成功的晶片製造業,美國需解決自身嚴重的製造人才短缺問題。

成本比台灣貴五成

他強調,在美國製造的成本令人望而卻步。他回顧說,台積電二十五年前在奧勒岡州的設廠經驗足以明證,該廠雖能獲利,但在成本比較上,無法跟台灣媲美,相同產品,美國製造晶片的成本比台灣貴五成;台積電多次為該廠安排美國和外籍人員,但都無法大幅降低成本,因此也就放棄擴產。

很難跟台積電競爭

台積電正在美國投資建廠。他坦言,台積電「是在美國政府敦促下的決定」,當時他已退休,非他的決策;美國政府祭出數百億美元的補貼,遠低於提振本土晶片製造所需金額,美國製造晶片成本太高,太過浪費,努力增加產能將很昂貴,很難在國際上競爭,尤其是和台積電這樣的公司競爭。假如兩岸發生戰爭呢?張忠謀認為,美國要擔心的恐不只晶片製造。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