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灣2050淨零轉型策略座談》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6月提氫能論述 2050全燃氫發電機

2022/04/18 05:30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指出,工研院預計六月提出完整的台灣氫能發展論述,今年起展開技術示範,目標是2050年使用100%燃氫發電機。(記者方賓照攝)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參加本報舉辦的「台灣二○五○淨零轉型策略座談」時指出,淨零排碳必須變成社會價值,才有辦法推動,工研院預計六月提出完整的台灣氫能發展論述,今年起展開技術示範,目標是二○五○年使用一○○%燃氫發電機。

台灣氫能發展策略

工研院淨零轉型前瞻技術布局,範圍包括氫能、儲能、CCUS(碳捕捉)利用及封存、發展低碳材料;國際能源總署全球二○五○年策略建議,氫能是達成減碳路徑的重要選項,國際氫需求達五.三億噸 ,二○三○年起是關鍵時期。

劉文雄提到,日本發展燃氫三、四十年,現與澳洲切入國際氫氣供應鏈示範計畫,今年二月從澳洲成功運送液態氫到日本,這是很重要的里程碑;未來氫能應用包含運輸、合成燃料及發電。

台灣二○五○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上,二○五○年氫氣發電占比估達九至十二%,短中期以能源部門、工業用氫、低碳化應用為主,中長期用在載具、能源車,且國內企業如台電、台塑、中鋼需仰賴氫能技術才能大幅減碳。

他表示,儲能與再生能源結合會大幅增加需求,台灣企業已於關鍵零組件、系統整合(SI)、專案開發等有所著墨,工研院前瞻技術包括高安全液流電池的釩液流電池,以水為電解液、釩作為主要成分,原料來自中油、中鋼回收的釩,實現循環經濟概念。

碳捕捉與封存方面,劉文雄說,目前台電燃煤電廠、台塑、中鋼、台泥都有驗證,除了打入地底封存,也可進行物理、化學再利用;在低碳材料研發部分,用木薯、馬鈴薯的皮做出的「生質塑膠」(PEF)可降低原料碳排放量達六十七%,其餘還有「解聚再生」而成的PET材料,以及微生物靛藍染料等。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