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熱門族群〉金融股變飆股 不宜盲目追高

2022/04/11 05:30

台壽再提俄債減損5.8億元,中信金3月獲利38.99億元,年減37%。(記者靳昌玲攝)

記者李靚慧/專題報導

為力抗通膨,美國聯準會釋出「一次升息2碼」及提前縮表的強烈訊號,讓漲勢已極為強勁的金融股繼續走揚,上週四盤中一度衝上1,944.59點,創下32年來新高。法人指出,升息有助擴大銀行利差,若加速升息及加快縮表,對金融業更是利多,只是目前金融股短線漲幅已大,若是基於「存股」的目的投資,不建議追高且要慎選投資標的。

上週各大金控及銀行陸續公布3月自結獲利,儘管美國聯準會及台灣央行在3月份僅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但金控旗下銀行的利差已有明顯提升,例如兆豐銀行去年每月稅後盈餘多僅在10至15億元間,3月稅後獲利已達21.87億元。

俄債預期損失 衝擊3月份獲利表現

不過,因國際持續制裁俄羅斯,導致多家投資俄羅斯債券的壽險、銀行,在2月認列近130億元俄羅斯債券的預期信用損失後,3月份持續衝擊獲利表現。京城銀(2809)3月一口氣認列俄債信用損失12.45億元,使前3月自結稅後盈餘僅3,664萬元;中信金(2891)子公司台灣人壽也再認列俄羅斯債券損失5.8億元,累計第一季已提列10.5億元,中信金前3月自結稅後盈餘縮小至162.92億元。開發金(2883)子公司中壽,2月已提列15億元,累計開發金第一季稅後獲利96.74億元。

法人指出,因看好金融股升息後的獲利表現,近來已有外資調升多檔金融股目標價,更大舉加碼金融股,特別鎖定獲利表現佳、去年配息創新高的個股,都是集中買超的標的。

以中信金為例,自3月31日以來的5個交易日,外資即大舉買超近11萬張,投信也加碼逾4.5萬張,讓中信金股價上週突破30元,創近14年新高;今年獲利格外受到期待的兆豐金,近5個交易日三大法人合計買超3.3萬張;3月下旬以來,外資大買開發金,累計買超達11.4萬張,投信也積極加碼,推升開發金股價一度衝上20元的18年新高。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