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近零碳建築涵蓋新舊 業者籲應先完備配套

2022/03/31 05:30

淨零碳排推動時程

〔記者王孟倫、徐義平/台北報導〕根據二○五○淨零碳排路徑規劃,二○五○年前百分之百新建築物及八十五%既有建築物要達到「近零碳」建築。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表示,未來若要求開發行為增加的碳排放量要進行增量抵減,應該先完備相關配套,確保可順利執行;依據中央建置的溫室氣體減量抵換資訊平台,目前已核發額度僅二三六三萬噸二氧化碳當量,且尚無公告交易案例,業者很難去規劃因應。

碳交易尚無公告案例 業者難因應

根據統計,我國住宅部門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體部門的十一.五五%;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指出,拚近零碳建築可分節能跟減碳兩部分,目前朝節電五十%、另五十%須仰賴綠電,減碳部分則提供多樣建築工法,未來新建建築需依照工法達到減碳模式。

建研所表示,今年已製作完成綠建築評估手冊,並開始試辦建築能效評估系統,利用四年時間將系統建構起來。

建築物節能包括外殼、空調、照明及家電四項日常節能,既有建物須先行評估節能需求再逐項進行改善;建築物減碳部分,主要從工法著手,包括預鑄工法、木竹構造工法、建築物延長壽命及建築物循環系統,也就是建材回收再利用等。

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認為,若要求開發行為增加的碳排放量要進行增量抵減,就應先完備相關配套,以確保可順利執行;且減量源的供給量是否充足、交易市場是否順暢、交易價格是否穩定、抵換遇到困難時有無替代方案等,都要先有完備的配套,不然業者將面臨開發成本、時程都不確定等龐大風險。

業者還抱怨,中央與地方政府更應該充分協調,「台北市因應氣候變遷碳中和管理自治條例」草案中有「用電大戶設置再生能源」規定,中央政府「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也有用電大戶等規定,重複管制與處罰,只會增加民間困擾及行政作業負擔,對推動減碳一點幫助也沒有。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