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央行週一宣布,暫時禁止外國人出售俄國證券,強制規定出口商拋售80%外匯收入,釋出當地銀行業持有的7330億盧布外匯儲備,來提高流動性。(路透)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俄羅斯因入侵烏克蘭而遭西方國家強力制裁,主要銀行被SWIFT(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剔除,俄國央行動用外匯存底的能力受限,國內流動性告急;由於許多俄國民眾設法兌換及匯出外幣,外企更急著出脫資產,俄國政府近日已祭出多項措施,避免資金外流加劇流動性危機,保住該國搖搖欲墜的金融體系。
俄國央行週一宣布,暫時禁止外國人出售俄國證券,強制規定出口商拋售八十%外匯收入,釋出當地銀行業持有的七三三○億盧布(約六十六.四億美元)外匯儲備,來提高流動性。
該行週二再下令,禁止向持有盧布債券(OFZ)的外國投資人支付票息,可能導致截至二月初持有近三兆盧布(約二九○億美元)債券的外國投資人,無法獲得半毛利息,連拋售債券也不行;根據彭博彙編數據,二○二四年到期的OFZ債券,最近一個付息日為三月二日。
俄國央行並未說明這項禁令會維持多久,但俄國非官方的國際文傳電訊社(Interfax)報導,禁令將持續半年,除非該行提前解禁。
俄國總統普廷週二也簽署行政命令,規定從三月二日起,俄國民眾向「不友好國家」人員提供盧布貸款,或與其進行證券和不動產交易時,要先獲得俄政府許可;禁止從俄國攜帶一萬美元以上的外幣現金出境。
另據澳盛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估計,俄國央行和主權財富基金可能持有合計價值一四○○億美元(約三.九二兆台幣)的人民幣計價債券,占外國人持有中國國內發行債券約四分之一;在國際制裁下,俄國可能清算這些中國債券來讓自己脫困。
楊宇霆指出,俄國央行持有的中國債券和人民幣,可能是俄國能動用的重要外國資產和貨幣,若俄國需要人民幣現金來履行其他支付義務,極可能清算這些資產,並藉由中國的跨境支付系統,來閃避西方國家的制裁。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