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青紅燈》物價的向下僵固性

2022/02/16 05:30

近期物價蠢蠢欲動,隨著「漲聲響起」,民眾荷包又將縮水。(記者羅沛德攝)

■鄭琪芳

全球通膨陰霾揮之不去,美國1月通膨率(CPI)飆至7.5%,續創40年新高;台灣1月通膨率也達2.84%,為近9年來次高。物價高漲,除了能源、蔬果等易因供需變化波動外,一般物價具「向下僵固性」,尤其外食幾乎漲了就回不來了,這波外食漲勢兇猛,許多小吃一漲就是1成以上,加上雞蛋、衛生紙等民生物資紛紛大漲,已對民眾購買力造成影響,中低所得家庭相當「有感」。

根據主計總處調查,1月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2.84%,已連續6個月飆破2%通膨警戒線;扣除蔬果及能源後,核心CPI仍漲2.42%,漲幅創13年來新高。民眾經常購買的商品中,外食費上漲3.87%,創7年來最大漲幅;雞蛋大漲18.38%,漲幅為近3年最高;麵包也漲4.4%,創逾3年半最大漲幅。

儘管主計總處認為目前國內還沒有達到通膨的程度,且溫和通膨有助於經濟成長。不過,物價漲勢兇猛,薪資成長已追不上物價上漲速度,實質薪資再度倒退;根據調查,2021年1至11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年減0.05%,為近5年來首度負成長。換言之,去年經常性薪資增幅已被通膨吃光,高所得家庭可能感受不深,但中低所得家庭購買力可能受影響,對物價上漲可說相當有感。

面對通膨壓力上升,政府陸續採取大宗物資降稅、公用事業費率凍漲、物價聯合稽查等措施,確實有助於稍微舒緩物價上漲壓力;然而,廠商是否確實反映降稅及凍漲利益?哄抬、囤積、不合理漲價等是否有效遏阻等?政府必須採取更積極的作為,因為物價的「向下僵固性」,一旦放任物價恣意哄抬,即使未來國際原物料下跌、市場供需恢復正常,物價還是很難調回去。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