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書劍集》疫情後的貧富不均

2022/01/18 05:30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資料照,央行提供)

◎歐陽書劍

房價及股價在疫情後持續上揚,年輕人大嘆買不起房,資產不豐者更有相對被剝奪感;在危機中被壓至底部的低利率,被部分人視為有推波助瀾的強烈作用。雖然貧富間不易流動,逆轉其差距也相當困難,卻至少應先看清問題,才能找對戰犯與藥方。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上週在中華民國住宅學會年會中,發表「央行在健全房市方案中扮演的角色」演講,除再闡明升降息決策需觀照整體經濟表現,不能只考慮房價,且「央行以總體審慎政策對抗金融循環,以貨幣政策專注於穩定通膨與產出,兩種政策分別針對各自的目標」、「高房價問題所涉成因複雜,須由相關政府部門共同因應」等主張外,也以部分篇幅探討財富不均的問題,看得出來相關爭議,也已進入央行掃描財經大事的雷達中。

楊金龍認為,貨幣政策透過不同傳遞管道產生的分配效果不同,寬鬆政策「可能有利於以營業所得與資本所得為主的富裕家庭;但也可能藉激勵經濟、減緩經濟衰退對低所得勞工的衝擊,降低所得不均」,另外,家庭資產負債結構的差異,亦會使貨幣政策有不同影響,且「一般認為,一九八○年代以來,許多國家國內不均持續加劇,大抵係因技術進步、全球化等結構性因素所致」。

貨幣寬鬆政策支撐經濟,藉由資金的釋出激勵消費、投資,難以避免地會帶動資產價格上揚;因每個人持有的資產種類、數量不同,受益程度自然有異,經常也更有利於高資產、高所得者。不過,即使政府不改變貨幣與財政政策,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各行各業成長步伐均不相同,均衡結構會一直重新調整;貧富間的差距,都要再一次計算。

以此次疫情為例,遠距生活造就科技業、半導體榮景,但人與人接觸的部分服務業,則見嚴重衰退。貧富不均不僅發生在資本家、受薪階級之間,不同行業、不同階層的受僱人,所得也甚有差異;海運公司員工可領高達四十個月的年終獎金,但餐廳、健身等行業還在奮力求生,對比就相當強烈。

經濟部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在二○一二年針對所得與產業結構所提的研究報告,就曾指出「受僱者薪資差異擴大」及「產業人才需求差異增加,薪資高低落差更為明顯」,都是影響所得分配的重要原因,目前看來,這些因素改變不多,高所得者、高資產者總是在所得重分配中,占盡優勢。

貨幣政策與貧富不均當然有關,且央行可藉提升金融包容性、強化金融消費者保護等,協助減緩不均;然而,就如楊金龍所提,「財政政策、結構性政策及審慎政策等,可能更直接、適當且有效」。我們可清楚地說,在降低貧富差距的目標上,各部會都須擴大核心職責之外的努力與貢獻。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