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外商壽險〉不敵金控團體戰 12家外商壽險說再見

2021/11/07 05:30

13年來 外商壽險撤出台灣市場大事記

記者王孟倫、巫其倫/專題報導

外商壽險擋不住本土金控打團體戰,紛紛撤出台灣。康健人壽將賣給安達人壽,預計明年完成股權交割。 (記者靳昌玲攝)

台灣雖然是「壽險大國」 ,不過外商壽險卻相繼離開台灣,繼保德信人壽(台新人壽)併入台新金後,康健人壽日前也宣佈要賣給安達人壽;根據統計,13年來外商保險公司撤台或轉手部份業務,高達12家(含康健人壽);分析主因,除了母公司全球策略考量,國內保險市場走向「銀保通路」,而擋不住本土金控打團體戰。

台灣人愛買保險是眾所皆知,根據瑞士再保最新Sigma報告顯示,台灣去年「保險滲透度」 (保費收入占全國GDP比率)為14%,位居全球第2;台灣2020年「保險密度」(保費收入占全國人口)為4,800美元,世界排名為第11;我國平均每人每年的壽險密度 (壽險保費支出)為3,861美元,排名全球第7;此外,今年前9月壽險業新契約保費收入為5,492.2億元。

在台外商壽險 將僅剩5家

儘管,國內壽險業成績亮眼,但外商壽險再傳出售案,美商信諾集團10月8日宣布,將7國家地區部分業務出售給安達集團,在台灣部分為康健人壽;這也是13年內(2008年10月至今),第12家外商宣布要撤台或出售業務,等於國內市場僅剩下5家外商壽險。既然,台灣已是世界壽險大國,如此龐大的市場,外商壽險為何卻相繼離開?

首先,針對康健人壽案,主管機關金管會表示,該公司已經報告此出售案,這是基於母公司集團的整體策略考量,涵蓋多個國家地區;至於本案,金管會將「五大原則」進行審核,包括:買方必須承諾保障保戶及員工權益、資金來源必須符合我國法令規定及財務健全性、須有專業能力經營保險業、須長期經營承諾、須有財務能力因應未來增資需求等。

其次,對於外商壽險紛紛離台,金管會官員指出,外商做出任何決定都跟他們母公司的全球策略有關,這從2008年金融危機就可以看的出來,我國金融市場成熟也具有競爭力,平常心看待國外金融機構所做的判斷,重點是確保保戶及員工權益不受影響。

外商壽險 因母公司策略退出

回顧外商壽險在台發展,保發中心董事長桂先農表示,外商撤出可歸納4種原因︰第一是2008年金融海嘯,很多外國保險集團為籌措資金,不得不放棄台灣市場,把資金調回母國,ING安泰人壽、AIG南山人壽當年出售,都是因母集團要把資金調回母國;第二是考量母集團商品策略,很多外商集團商品策略都主推長年期保障商品,賺取穩定費差益、死差益,但2008年後全球利率持續下探,國人轉向偏好利變型、投資型商品,長年期商品失去競爭力。

第三是歐盟在過去實施清償能力第二代指令(Solvency II),長年期保障商品要具提大量風險資本,但台灣賣儲蓄型商品較多,資本耗用很大,許多歐系保險公司為了要減輕營運負擔,便有計畫退出。最具代表性案例,就是英傑華用1美元象徵性價格出售給第一金人壽;第四是國內保險市場走向銀保通路,金控體系下保險公司已整合很大優勢,外商剛來台時雖有優勢,但漸漸擋不住金控打團體戰,例如近年保德信、康健人壽出售就是代表案例。

外商未徹底本土化 發展不上不下

政大風保系教授彭金隆則說,開放外商來台前10年是黃金期,幾乎是搶破頭進入台灣,當時國內本土壽險還很弱,外商為台灣市場帶來很多先進觀念,但本土公司也學得很快;他強調,外商很大策略弱點是沒有徹底本土化,直接用母公司策略經營,使發展有點不上不下。舉例來說,ING安泰與AIG南山2家當年都很優質,但安泰已撤出,南山現已相當本土化,若外商沒有掌握到先機,後面要追就很困難了。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