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時事求是〉基本工資再提高

2021/11/01 05:30

勞動部長許銘春說,全年經濟成長率上看5.88%,勞資雙方都有貢獻,另再加CPI年增率,估算出基本工資調幅5.21%。(資料照)

■魏錫賓

不受疫情影響,基本工資連6年調整,從現實看,這幾年來物價漲幅有限,經濟成長並未因此受挫,應可適度期待明年的經濟表現能支撐明年基本工資的再度調高。

基本工資將於2022年1月1日增至25,250元,這已是連續第6年調整,從2016年底的20,008元起算,共增加26.2%。若計算已實現的部分,從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的5年,基本工資合計已增加約20%,但消費者物價指數估計至今年底累計將上揚不到5%。

薪資費用帶動的物價上漲幅度有限

薪資費用是企業成本的一部分,是企業設定產品價格的考量因素之一,當薪資提高,業者可能調高售價以維持獲利;不過,從過去的經驗可以發現,基本工資上升後,各階層勞工薪資增減不一,而除用人較多的服務商品價格波動較為激烈外,一般物價的漲幅相對有限,使低所得者的實質購買力,有所提升。

至於提高基本工資是否帶動一波薪資調整?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的統計,在武肺疫情擴散前的4年,從2016年至2019年間平均全球實質薪資約每年成長2%。相同期間內,我國基本工資共調高約15.5%,扣除物價上漲的因素後,實質基本工資成長超過11%;而2016年受雇員工平均每月經常性薪資為39,213元,2021年估計約為43,000元,雖是過去20年來提高幅度相對較大的幾年,但累積成長不到10%。一般勞工的實質薪資可能隨基本工資提高而增加,卻相對緩慢,且受外在經濟環境與個別企業薪資政策影響。

一般薪資未必與基本工資的調整同步

根據OECD統計,各國最低工資與平均工資間經常有一定比例,但國家間差距頗大,且方向並不一致,與其最低工資效果與薪資自由度有關。以英國和美國為例,2020年英國最低工資相對平均工資的比例為48%,美國僅21%,且二國的走勢剛好相反,最近幾年英國最低工資占平均工資逐年提高,美國則持續降低。我國未進入這幾年的基本工資連續調整潮之前,基本工資與平均經常性薪資的比例約為50%左右;不過,2020年已提高至56%,亦即勞工平均薪資雖有增加,但速度比不上基本工資的調升。

決定一般員工薪資有許多因素,企業有薪資策略與規範,各層級間有一定的差距;當基本工資提高,增加了用人成本,對弱勢與強勢企業的影響也不同,為了維持獲利與薪資倫理,可能分別有減少用人或推動加薪的不同效果。若要最低工資的限制產生作用,則設定的金額須高於勞動市場的最低薪資,可是最低工資愈高,愈想要幫助更多人,或許就會有更多人失去工作;政府在引導薪資移動之時,應確認是否能達成所要的目標。

不怕物價上漲,只怕薪資跟不上,這是一般人的想法,只要薪資的成長高於物價的提高,就能享受更好的經濟生活品質;最低工資的設定是簡單的算術,但是牽涉利益團體、經濟表現、社會氣氛、國際趨勢,是複雜的議題。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