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時事求是〉海運榮景

2021/09/20 05:30

運能需求的價格彈性有限,因此在缺少替代的運輸方式,航運公司營收大增。(資料照)

■魏錫賓

在國內三級警戒及目前的中秋節慶期間,線上購物運輸的需求大增,使部分貨物未能準時送達,且推高了運輸價格。當需求突然增加,運輸量能供給不足而使運價上升易於理解,但去年國際貿易量下滑,為何海運價格指數還上升一倍,今年且如脫韁野馬?這樣的榮景還能持續多久?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統計,2020年國際商品貿易較前一年下滑8%,但海運研究諮詢機構Drewry編製的世界貨櫃指數(以每一40呎標準貨櫃為準)在2020年6月前還在2,000美元以下,2021年初卻突破4,000美元,上週(9月16日)且創下新高,達到10,375美元。

缺櫃、塞港 推升運價上漲

全球商品貿易量在2020年第二季較前一年大幅衰退超過15%,第四季才恢復微幅成長,2021年第一季成長不到5%,國際貿易成長有限,但海運價格卻大漲,原因何在?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UNCTAD)的一篇政策簡論在2021年4月綜合了一些原因,一是供需未能搭配,疫情使電子產品等需求突然大增,額外的貨櫃來不及補充,加上諸如南美等國急需進口電子醫療商品,而原物料等出口又因經濟冷卻,因此貨櫃閒置在這些國家的港口。第二是海運供應鏈中斷,港口勞力短缺、港口擁塞及海運意外等,這些原因最早使運價往上竄升。

運費上升,是否營升就能成長?經濟學有個專有名詞叫「價格彈性」,如果價格變動時,引起的需求量變動愈大,就愈有彈性。譬如,蘋果與米都漲價20%時,若消費者減少買入蘋果30%,而僅降低米的購買量10%,則蘋果的價格彈性較大。

價格彈性會影響價格波動後的營收變化,以上面的例子計算,如果小販原本可賣10顆蘋果,每顆100元,則收入1,000元,現在消費者只買7顆,每顆雖然漲至120元,但小販收入僅剩840元;售米收入剛好相反,原本若可賣10斤,一斤100元,營收1,000元,現在雖只賣出9斤,因每斤120元,收入增加為1,080元。

價格彈性有限 航運公司營收大增

根據海運研究顧問機構Alphaliner的統計,2020年底閒置運能僅23萬TEU(20呎標準貨櫃),佔全球總運能的1.0%。2021年新增運能也有限,不過,2021年以來,陽明與長榮等主要海運公司的營收幾乎都逐月提高,今年8月單月營收且約為2020年12月的一倍。可以說,在運能增加有限情況下,航運公司營收大增,代表的是需求的價格彈性有限,即使運價提高,亦少替代的運輸方式。

運輸成本通常占產品售價的比例不高,但並非沒有限度,尤其是當人力、原物料成本都上漲,均會壓縮出口商的獲利,一旦無利可圖,邊緣企業恐將知難而退,自然的壓抑運價。

一年多來海運的榮景分成二階段,前半段因供給受限,後半段被需求推升,都是突然的變化,突然的變化往往是一時的現象,長期仍可能走上供需平衡。運輸相關企業的營運依然未看淡,但部分運輸類股股價卻欲振乏力,或許是在等待利空。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