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磊將逐漸將現有產能轉換生產化合物半導體,讓6吋老廠翻轉出新商機。(記者洪友芳攝)
記者洪友芳/專題報導
漢民集團耕耘化合物半導體超過10年,旗下漢磊(3707)與轉投資磊晶廠嘉晶(3016),分別專注在晶圓代工與生產磊晶材料領域,今年隨著化合物半導體應用被市場重視,漢磊與嘉晶營運也展現出初熟的成果。
漢磊生產線 已開始量產
漢民集團董事長黃民奇口袋深,也總不吝嘗試投資新技術,電子束檢測設備廠、也曾是台股股后的漢微科就是「十年磨一劍」的代表作;2016年,荷蘭半導體設備大廠ASML以每股1,410元、總價高達1千億併購漢微科,震撼業界。漢民集團在一些投資方面看得相當長遠,如同公司以台語發音「酣眠」,愛作夢,以致夢想成真還超過預期投資成效。
漢磊是半導體業老字號的晶圓代工廠,擁有1座4/5吋及2座6吋晶圓廠,因集團大力支持,從工研院引進技術、人力,10多年來,耕耘化合物半導體技術,並建立氮化鎵 (GaN)、碳化矽 (SiC )生產線,已開始量產,往後將逐漸將現有產能轉換生產化合物半導體,時速快又不會增加太多成本,讓6吋老廠翻轉出新商機。
同為兩家公司董事長的徐建華表示,化合物半導體將是漢磊未來營運主軸,計畫逐年將現有產能調整,預估2-3年以後,化合物半導體佔營收比重目標將達80%。策略將聚焦GaN、SiC 、車用MOSFET、二極體、靜電保護的TVS等5類化合物半導體相關元件,他說,漢磊也是目前台灣唯一已量產碳化矽 (SiC )的代工廠。
徐建華指出,節能減碳的發展趨勢及5G、電動車等應用,從新能源的產生到傳輸端或應用端,對化合物半導體的需求將會大幅增加。
上半年轉虧為盈 漢磊擠身百元俱樂部成員
據了解,漢磊目前4吋SiC月產能約1,200-1,500片,6吋SiC月產能約500-800片,磊晶來自嘉晶等廠商供應,由於SiC代工單價比一般矽為主的邏輯IC代工價格貴10倍,加上既有產線產能也搶手,帶動漢磊上半年轉虧為盈,股價也高漲,擠身為百元俱樂部成員。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