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五倍券預計10月上路,去年數位三倍券使用率僅8%。政府必須再提供民眾領取實際誘因,才能拉高數位五倍券使用。(中央社資料照)
振興五倍券預計10月上路,不過,最受外界質疑是「紙本券」印製成本太昂貴,而「數位券」雖然最符合經濟效益,但去年數位三倍券使用率僅8%(見圖,中央社資料照),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為避免過去狀況重演,政府必須再提供民眾領取實際誘因,才能拉高數位五倍券使用。
為何說去年數位三倍券是「慘不忍睹」?三倍券是2020年7月15日上路,採紙本券與數位券(包括信用卡、行動支付、電子票證)兩者並行;政府原本希望透過業者加碼,讓數位券比重拉高至5成,不料,卻慘遭紙本券完勝,最後占比只有8%而已,在野黨立委甚至還要求蘇揆必須為此道歉。
若以國人消費支付結構來看,去年第二季非現金支付占整體消費比重是38%;既然如此,為何僅8%願意綁定數位券,而有30%寧願領紙本券?
國人去年綁定數位三倍券的意願低落,不外乎三原因,首先是優惠「看得到、吃不到」,使用數位券有69%選擇綁定信用卡,而發卡銀行宣稱的加碼優惠,要不是「辦新卡」,不然就是「名額限制」,讓民眾索性轉向紙本券。
第二是大型零售通路或賣場加碼優惠都是針對紙本券,比如超商的「三千元變四千元」,是拿紙本券購買;反觀數位券提供優惠,多是銀行或電支機構等,這些消費原本就不是自家通路銷售,在商言商,加碼優惠自然不敵紙本券。
第三是非現金支付很大宗對象是電商平台,不過,三倍券是排除適用,讓數位券誘因大減;其他實體使用通路也有限制,例如小吃攤商並未提供非現金支付設備。
行政院日前強調,五倍券要致力衝高數位券之使用率,問題是要怎麼衝高呢?就必須改善或解決上述三原因,例如:各通路賣場多有自己品牌的支付Pay,鼓勵業者提供綁定數位券的優惠等,進行多管齊下因應,才不會讓數位五倍券再度灰頭土臉。(王孟倫)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