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房價飆漲 各國央行頭疼

2021/07/13 05:30

紐西蘭房價節節上漲,讓紐西蘭央行今年以來已祭出多項打房措施。圖為威靈頓市街頭的房仲公司廣告。(彭博)紐西蘭房價節節上漲,讓紐西蘭央行今年以來已祭出多項打房措施。圖為威靈頓市街頭的房仲公司廣告。(彭博)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彭博報導,全球多國房價暴漲,已成為央行的頭疼問題,若太慢撤回刺激措施,恐導致房價進一步上漲,並使長期金融穩定惡化;若太快撤回刺激措施,恐衝擊房地產市場,並導致房價下跌,傷害剛從疫情中復甦的經濟。

紐、加、韓

本週召開利率會議

央行決策官員對房市泡沫破裂造成的金融危機記憶猶新,隨著經濟恢復成長,部分央行在討論放慢資產收購速度、甚至升息時,如何抑制飆漲的房價,成為最需深思熟慮的難題。

歐洲考慮提高持屋成本

紐西蘭、南韓及加拿大央行本週將召開利率政策會議,這些國家的房價飆漲,使央行承受壓力,須設法讓一般勞工買得起房子。歐洲央行官員開始考慮提高持有房子的成本,讓通膨降溫。英格蘭銀行上月暗示,對英國房市感到不安。挪威央行則擔心超低利率對房市的影響,以及形成金融失衡的風險。

國際清算銀行(BIS)上月發布年度報告指出,疫情期間房價上漲速度已超過經濟基本面,若借貸成本升高,恐增加房地產部門的脆弱。

瑞穗總合研究所經濟學家門間一夫(Kazuo Momma)表示,多數央行將會逐步撤回疫情期間的支持措施,但如何在退場時不會傷害到房貸戶,將是一大挑戰,貨幣政策若用於某些特定目的,例如抑制房市活動等,恐造成其他問題,像是過度抑制經濟復甦。

不過,央行若不出手抑制房價,又會衍生其他風險。彭博經濟分析,當前全球房市已閃現類似2008年的泡沫警訊,恐引發金融失衡問題,並加深不平等。

由於許多國家仍在努力應付疫情或緩慢的貸款成長,央行官員可能尋求升息以外的替代方案,例如調整房貸成數(LTV)限制,或調整房貸風險權數;但這些措施不保證會成功,因為房屋供應不足、政府租稅政策等,也是影響房市的重要變數。

萊比錫大學教授施納伯(Gunther Schnabl)指出,最佳解決之道是,央行停止進一步擴大資產負債表,然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以非常慢且漸進方式調高利率。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