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豐金是去年「存股族」最偏好的十檔股票之一。(資料照)
〔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集保結算所分析,去年「存股族」最偏好的十檔股票中,就有五檔是金控股,其中三檔為公股金控~兆豐金、第一金、合庫金,民營金庫僅有玉山金及中信金,凸顯股民除了「殖利率」外,也追求「不能倒」的穩健心態。
銀行主管表示,存股族挑選投資標的依據,首先是比較現金股息殖利率,畢竟多數台灣投資人,無論是投資基金或股票,都偏好能夠「配息」而且是「現金」,且配息必須「穩定」,不能今年配了明年卻沒有,此外,股價不要太高,除了「好入手」,除息之後要填息的難度也相對較低。
攤開過去五年(二○一六年至二○二○年)金融股的殖利率,符合上述條件的標的比比皆是。過去金融股股價長期遭到壓抑,即使是獲利表現不佳的開發金,五年中也有四年的現金殖利率高達五%甚至超過六%,更別說一向是獲利表現績優生的京城銀,除了股價表現強勢,現金殖利率也多有四%以上的水準。
為何兆豐金、第一金、合庫金、玉山金及中信金,會成為存股族的最愛?首先,三家公股金控的現金殖利率,年年都有五%以上的水準,甚至不乏六%、七%,玉山金及中信金的表現更不遑多讓。
銀行業者分析,公股銀行各自擁有獨特優勢,例如兆豐金是國內最大的外匯銀行,擁有眾多海外據點,一銀及合庫都擁有數量龐大的存款客戶,房貸市占率也遠遠將民營銀行拋在身後,三家公股金控,更手握大量企金客戶,讓每年的獲利表現,都可維持穩定的水準。
至於玉山金及中信金,除了獲利穩健,近幾年來更積極投資金融科技,對於未來金融業的數位服務,都有自身的想法與規劃。特別是玉山銀行的信用卡業務,近年急起直追,流通卡數、刷卡金額均已擠入前三大,在數位金融業務上,無論是換匯、小額信貸、基金投資,線上交易量均大幅成長,成為該行提升獲利的利基。
不過,在疫情衝擊下,金控獲利表現出現消長,三家存股族最愛的金控,因此調降盈餘目標;今年來,因資本市場表現佳,若金控旗下有壽險、證券子公司,獲利表現將優於其他金控,存股族是否會「變心」,值得觀察。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