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如冷戰西柏林 美憂中威脅半導體供應鏈

2021/03/12 05:30

台灣提供全球50%的尖端晶片,卻面臨中國武統威脅,是美國對半導體最大的擔憂。(彭博)

〔編譯楊芙宜/綜合報導〕華爾街日報評論員葉偉平(Greg Ip)專欄指出,中國崛起促使美國推動晶片供應的產業政策,欲終止晶片生產外移,主要是擔憂半導體供應鏈脆弱性,包括中國國家尋求支配技術、以及台灣面臨中國威脅,猶如冷戰時西柏林。

文章指出,長期以來美國領袖信任私有市場,而非聯邦政府來挑選經濟的贏家和輸家,對在法國、日本等國家流行的產業政策,美國向來趨避;不過,現在不同,拜登總統和美國會兩大黨都開始邁向該產業政策,半導體業就是一個重要的試驗場。

改變政策 鼓勵在美建晶片廠

文章分析,華盛頓改變政策主因就是中國,即中國由國家主導的尋求技術支配及脅迫性經濟外交政策,造成與中國進行經濟交易時恐有潛在國家安全後果。美國會一月已立法配合州和地方補助、鼓勵在美興建新晶片廠及資助新研發,拜登也宣布一百天供應鏈審查計畫,以檢查半導體、電池、製藥和戰略材料四項產業供應鏈的脆弱環節。

文章說,中國除了砸重金投資本土晶片產業外,還擴大威脅武統台灣,而台灣提供全球五十%的尖端晶片;試想,若美國領導人在冷戰高峰時發現,該國最先進噴射飛機引擎都是在蘇聯紅軍包圍下的西柏林製造;這正是華盛頓現在對半導體的最大擔憂。

文章指出,現在半導體地位猶如一九七○年代石油,是經濟的關鍵原料,主要晶片國家都為半導體生產提供補貼,中國補貼獎勵措施是最大手筆,美國則最微薄。

文章說,美國在產業政策的新嘗試,目的在確保美國及其盟友之間有一條獨立在中國之外的供應鏈;如同白宮國安會國際經濟關係與競爭力資深主任哈洛(Peter Harrell)所說,「我們將利用多種激勵措施來鼓勵美國內的生產」、「我們供應鏈不應受競爭對手國家操縱」。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