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台股怪現象〉投資人沖不停 融資餘額失真

2021/02/16 05:30

當沖盛行,讓投資人交易更加短線下單,還傳出有散戶賠房子。(資料照)

記者陳永吉/專題報導

過去投資人當沖只能透過融資融券,但從2014年初開始,開放現股當沖後,現股當沖慢慢成為投資人顯學,尤其2017年4月政府又將現股當沖證交稅減半,吸引更多投資人投入,還有專業股民在網路上傳授現股當沖技巧,教大家怎麼利用現股當沖賺錢。

當沖降稅明顯助長

根據證交所網站統計,2014年開放現股當沖首月,當沖成交金額占大盤比重僅不到3%,到了隔年7月,出現單日成交比重逾10%,之後維持在10%以上,直到2017年4月政府當沖降稅,6月現股當沖比重就衝上20%,2018年5月單日一度衝上30%,同年11月初衝上40%,之後幾乎都維持在30%以上的比重,顯見降稅的威力強大。

融資水位不到2千億元 失真

現股當沖吸引投資人的地方,除了交易稅減半外,過去每月交易1億元以上,券商會根據不同客戶提供退佣金的做法,1億元退5-7萬元不等,可能比投資人工作一個月的本薪還多,且之前資券當沖,還須繳一筆借券費,金額雖然不高,但對當沖的人來說,就是需要錙銖必較,也因此散戶投資人現在幾乎較少用融資券,否則台股站上萬點已經快4年,融資水位還不到2千億元,反觀日成交金額常常突破3千億元,當沖比重超過35%,等於有超過1千億元來自當沖貢獻,顯見散戶棄融資券,改用現股當沖的極短線交易為主。

當沖盛行,也讓投資人交易更加短線,曾傳出連診所醫生都熱衷,看診空檔積極下單;還傳出有散戶兩年前開始玩當沖,結果只玩半年,就賠了5、600萬,最後連房子都拿去抵押,之後日子苦哈哈。

國外當沖多法人使用

證交所主管表示,在國外,當沖比重也很高,但多是法人使用,國內部分,自從逐筆交易在去年3月上路、與國際接軌後,雖然證交所沒有細部統計,但外資當沖的比重應該也會提高,惟目前多是自然人交易為主。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