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土洋雞戰 元月開打

2004/12/20 06:00

記者楊雅民╱專題報導

明年全台灣「每二支雞腿,恐怕會有一支來自美國」,因為,94年1月1日起,台灣將完全開放進口豬、雞等畜禽產品自由進口,一場土洋「雞」戰即將開打。

台灣加入WTO前三年,首要戰役在捍衛國產農產品,豬腹脅肉(俗稱五花肉部位)、豬雜、雞肉與禽雜等對台灣產業威脅較大的畜禽產品,仍採關稅配額方式管制進口。

畜禽進口配額 明年全面取消

但自明年起,緊接著上場的將是國產畜禽產品與進口畜禽產品的攻防戰。自明年元旦起,除了液態乳和鹿茸,所有進口的畜禽產品將不再設防,全面取消配額,開放自由進口。

由於毛豬和家禽年產值位居台灣單項農業產值1、2名,毛豬產值仍達574億元、家禽產值則達301億元,一旦遭進口畜禽產品過度分食,恐將重創台灣畜禽產業。

根據農委會入會前的評估報告,台灣入會後,豬隻在養頭數被衝擊到最慘的狀況,將由入會前的720餘萬頭,減養至600萬頭,養豬產值損失金額,將高達162億。

農委會家畜科科長邱紹清表示,美國進口的豬腹脅肉可畏之處,在於把豬肋排和腹脅肉分開處理,平均每公斤進口到台灣的報價僅30元。台灣的豬腹脅肉習慣肋排和肉整塊銷售,每公斤售價高達100元以上,價格遠高於美國三倍。

為了及早因應,台灣豬隻的在養頭數,入會三年來,已逐年減養至今年的670萬頭,由於今年豬腹脅肉和豬雜進口量已接近關稅配額上限,官員認為,明年即使取消配額限制,台灣豬隻在養頭數依舊可以維持在670萬頭的水準。

同時,受到國際穀物價格上漲影響,美國目前每百公斤毛豬拍賣價格飆漲到3400元至3500元新台幣(下同)的高價位,若要進口到台灣,加上運費與屠宰處理等費用,每百公斤成本高達5500元。

他指出,以台灣目前每百公斤毛豬價格維持在5500元的高檔,美國豬肉若要攻台,除非在美國拍賣價格能殺低到過去每百公斤2500元至3000元的低檔,否則利潤十分有限,僅能以次等品攻台。

至於今年飽受禽流感效應波及的禽肉產品,根據農委會入會前評估,每進口雞腿肉1萬公噸,台灣白肉雞產值將減少12億元,估計入會後國內白肉雞將減養18%,減少129億元產值。

農委會家禽科科長蘇夢蘭表示,台灣白肉雞生產成本,比美國高出六至七成,國產雞腿每公斤平均售價高達90至100元,遠較美國雞腿每公斤25元貴出許多,即使美國雞腿算進運費與行銷成本,每公斤登台的售價也僅40至50元,價格仍十分具競爭力。

蘇夢蘭說,由於美國人不愛吃雞腿,台灣人愛吃雞腿,台灣明年全面開放進口雞肉輸台後,美國雞腿短期內恐將以低於台灣一倍的報價登台搶市。

根據統計,我國在91年入會頭一年,美國進至台灣的冷凍雞肉為1萬9751公噸、92年成長至3萬2501公噸、今年至今進口量則已達4萬4475公噸,相當於台灣屠宰8000萬隻雞的雞腿量。

蘇夢蘭指出,白肉雞年產量在入會前三年維持在1.8億隻,衝擊有限,反倒是當初業者認為足以和進口雞區隔的有色雞,三年來由當初的二千萬至三千萬隻,推測可能受到國人消費習慣轉變影響。

減產抵禦競爭 準備以鮮制勝

農委會估計,以台灣每年屠宰1.8億隻白肉雞,可產出3.6億支雞腿估計,明年全面開放進口雞肉後,最差的狀況,台灣將有8萬公噸的雞腿肉市場,將被美國的低價冷凍雞腿所取代。

以每隻棒棒腿重量平均250公克推估,明年相當於有高達3.2億支的美國雞腿攻進台灣,等於是在便當店、自助餐店等市場流通的雞腿,「每二支就有一支來自美國」。

中華民國養雞協會名譽理事長尤弘亮表示,養雞農若不及早因應,屆時每隻雞的獲利將大幅縮減,由目前每隻獲利4元至5元減半為每隻獲利2元至2.5元,雞農生計將全面受到影響。

蘇夢蘭指出,因應進口雞競爭,該會已整合雞農實施減產計畫,預計明年白肉雞飼養量,將減少至1.4億至1.5億隻、有色雞飼養量減養至1.3億至1.4億隻,減幅約16%,同時將協助雞農把生產成本降到每台斤17元以下,維持競爭力。

她認為,台灣是否有足夠的能力抵禦進口雞肉衝擊,關鍵在於國內雞肉用戶和消費者,是否能以實際行動選購國產生鮮雞肉,藉由全民力量力挺台灣生鮮雞肉,讓台灣能早日跳脫進口雞肉開放的陣痛,「以新鮮制勝」。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