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協扶植電動車產業 找鴻海拚3年彎道超車

2021/01/15 05:30

貿協董事長黃志芳昨宣示今年重點業務是要引進國際資本,搶進全球智慧移動供應鏈與生態系。(貿協提供)貿協董事長黃志芳昨宣示今年重點業務是要引進國際資本,搶進全球智慧移動供應鏈與生態系。(貿協提供)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昨宣示今年重點業務之一,是10月20至22日舉辦的「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2035 E-Mobility Taiwan),將突破傳統商業展覽,號召國際資本市場、引入資金,搶進全球智慧移動供應鏈與生態系。黃志芳透露,已與指標性大廠鴻海(2317)接洽,並獲正面回應;他強調,未來3年是台灣可以彎道超車的關鍵期。

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中)昨於年度記者會中說明外貿協會今年工作重點。(貿協提供)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中)昨於年度記者會中說明外貿協會今年工作重點。(貿協提供)

建議籌組鋰電池國家隊

黃志芳昨展示超薄的銅箔樣品,透露一年多前接觸長春化工總裁林書鴻,看準電動車趨勢,估計2030年全球鋰電池在車用、儲能的需求會是現在的28倍,建議籌組鋰電池國家隊,政府要有跟扶植台積電(2330)一樣的雄心壯志,讓台灣在電動車產業不缺席。

籲整合資通訊、三電系統

「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以2035年未來世界移動為概念,黃志芳解釋,各國電動車推進時程不同,但2035年最普遍,台灣已有特斯拉供應鏈,且軟硬體實力成熟,加上指標性大廠鴻海推出共用平台MIH,不過,資通訊與三電(電機、電控、電能管理)系統業者仍散布各領域、單打獨鬥,國際無法看到台灣以電動車為核心的整體實力。

根據勤業眾信預估,因應汽車業轉變,電機、電控、電能管理系統與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成長幅度超過190%;黃志芳強調,「電動車產業是台灣彎道超車最好機會,一定要把握未來3年關鍵期」。

黃志芳更透露,貿協已和積極布局電動車領域的鴻海接洽,而鴻海的態度也十分正面;貿協預計6月由「E-Mobility DEMO DAY」打頭陣,邀集國內新創、大學研發團隊投入移動科技產業,獲勝者可拿到「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入場券。

引進華爾街、矽谷創投資金

貿協也號召國際資本市場參與,已請華爾街投資顧問給予指導,導入矽谷、華爾街等創投,讓有優秀技術、解決方案的各方英雄可於國際資本市場提高能見度。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