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4季投資建議
■翁毓傑
隨著美中角力戲碼升溫,國際上出現推動「亞洲北約組織」聲浪,加上美國總統大選倒數在即,第四季國際上的地緣政治紛擾,所幸近期風險性資產逐漸回穩,像是本月迄今MSCI世界指數走揚2.14%,拉抬美國道瓊指數上揚2.09%、台股加權指數上揚3.21%;而債券方面,ICE美國高收益公司債指數也走揚1.5%、ICE全球高收益債券指數小漲1.3%等,顯示投資市場信心與走勢續穩。
然而投資人該如何投資重新開機?因此提供三大投資方向建議:佈局收益、聚焦趨勢、長期投資。當環境震盪以及低利環境持續下,國際資金更向收益型資產靠攏,固定收益資產中具較高殖利率的信用債券可望受惠;股票資產逢回檔時,建議可佈局長線受惠趨勢類股,搭配定期定額來抵禦短期波動。著眼長期投資下,多元資產較能彈性應對市場,仍是資產配置重要選擇之一。
低利環境下 資金青睞收益型資產
全球政府及央行均持續採取寬鬆政策,持續對市場注入流動性,推動各類風險性資產出現翻揚,成為支撐各類資產價格的動力。惟疫情結束仍難見終點,復甦力道略顯緩慢,因此投資債券資產較看好利差型債券,如高收益及新興市場債。惟不可輕忽疲弱的經濟將引發企業違約的可能性,建議透過ESG的永續投資策略來加強選債能力,以求降低潛在違約風險。
當全球金融市場歷經國際局面紛擾、疫情風暴之下,ESG投資因子分析對於資訊揭露較不透明的高收益公司債更為重要,像是ESG評等較佳的發債公司,通常具備較好的財務體質,加上債券首重企業還本付息的能力,擁有較低的違約率可提升長期的報酬表現。若高收益債券基金投資組合納入較高ESG評等的債券,可望在滿足收益水準的同時,也兼顧較高品質的目標。
後疫情時代 成長型產業為亮點
今年新冠肺炎加速企業數位轉型、催化遠距工作的應用層面,長期觀察下,企業於資訊設備的相關投資原本呈現上升趨勢,未來成長型產業或科技主流題材仍可望持續成為市場亮點。
在金融市場存在不確定因素之下,投資人追求成長型題材同時,建議仍宜應採取定期定額或單筆分批加碼的長期投資原則。(作者為凱基投信投資策略部主管)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