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和拜登經貿政策比一比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如同對手川普,主張改革世貿組織(WTO),對於中國的不公平貿易模式,包括匯率操縱、低價傾銷、國企濫權與補貼等採取積極反制行動;他也承諾遏阻中國在人工智慧、5G技術等高科技領域的影響力,並拒絕撤銷對中貨課徵的高關稅;兩人楬櫫的「經濟民族主義」僅略有差別。
單邊主義VS.多邊合作
川普在國際經貿談判及對中國經貿關係上,採取「美國優先」及單邊主義,威脅不重新談判協議就加徵關稅,主張和中國全方位脫鉤,對中貨加徵關稅,獎勵製造業從中國回流,並在高科技戰略領域和中國競爭。
續對中貨祭出高關稅
拜登選戰顧問坎貝爾說,「在民主黨內,廣泛認同川普視中國為掠奪式經濟模式的主張」。拜登指出,「在必要時,我將動用關稅,但不同於川普的是,我有使用關稅致勝的策略」;他說,將維持鋼鋁關稅,直到可有效限制生產過剩的中國,讓雙方談判得以展開。
燈塔政策顧問公司管理合夥人麥羅認為,目前高關稅狀態至少持續四年,若拜登勝選,其政府未必要求北京兌現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但他會繼續在市場准入等問題對中國施壓;但使用的首選「武器」不會是川普最愛的關稅,而是出口管制與投資限制。
拜登選戰政策顧問普瑞斯考特指出,有別於川普,拜登將與歐洲、日本與其他盟邦商討應對中國的最佳之道,如此才能團結大部分的全球經濟體同時對中國施壓,以遏阻其不公平貿易模式,並改革世貿規則。拜登幕僚也說,不管總統大選誰勝出,都不可能回到川普以前的貿易共識。
表態支持拜登的美國勞工聯合會暨產業工會聯合會(AFL-CIO)主席特魯姆卡認為,拜登將利用稅務誘因,鼓勵關鍵供應鏈回流,並以「購買美國貨」的條件,驅動重大基建支出;拜登還說,他將與盟國合作,「減少他們對中國等競爭對手的依賴,同時更新國際貿易規則,確保美國與盟國的供應鏈」。
拜登揭示「買美國貨、全美製造」的經濟計畫時,曾遭白宮貿易顧問納瓦洛批評,是「公然剽竊」川普的「買美國貨、聘僱美國人」的政策;不過專家認為,提振美國製造業在美中競爭中至關重要,可減少美國對中國市場依賴,降低進口需求,進而扭轉貿易逆差。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