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美獨霸EDA 中國10年難以打破

2020/06/27 05:30

華為現階段仍有部分網通晶片、射頻元件需依賴美商。(路透資料照)

〔記者吳佳穎/台北報導〕美中科技戰開打以來,中國致力建構「非美」的自主供應鏈,尤其是戰火前線的華為。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總監楊瑞臨分析,多年來華為扶植旗下海思半導體開發高階晶片,但其他關鍵晶片,例如FPGA、GPU、CPU及高頻射頻元件等,中國要趕上賽靈思、輝達等美國晶片商水準,至少得花五年時間,而研發最關鍵的EDA tool(IC設計工具)仍掌握在美企手中,「中國花十年恐都難以突破」。

力圖建構自主供應鏈

楊瑞臨指出,中國科技業在多年發展下,已建構出一套生態系,培養多家本土企業,「這些企業以美商為假想敵,各自企圖取代美國的供應商」;但整體而言,中國本土廠商五年內實現「進口替代」來取代對美商依賴,「其中僅七成做得出來,另外三成難以實現。」

關鍵晶片受禁令限制

他說,近年來美國致力於減少與中國技術交流,祭出不收中國留學生、禁止中企到美掛牌、雙方技術交流中止等限制,美國並將關鍵元件移回本土生產;「這些都將使中國建構自主供應鏈的難度日益提升。」

台經院產業分析師邱昰芳指出,在晶片開發端,中國仍受制於安謀,以及由Synopsys、Cadence等美商寡佔的EDA tool,即便中國能在相關領域開發出自主供應商,但運算效能恐將打折。

他說,華為現階段仍有部分網通晶片、射頻元件需依賴美商,且就算海思具有開發高階晶片能力,但中國在晶片製造、先進製程方面,仍須依賴台積電、三星奧援,但兩大廠商出貨如今也受到美國新禁令限制。

邱昰芳認為,華為遭禁用Google服務,儘管推出「鴻蒙」系統突圍,但作業系統仰賴使用者習慣及認同感,且系統生態圈得要時間建構,以華為海外手機銷量看來,消費者並未買單。

根據Gartner最新報告,受疫情影響,今年首季全球手機出貨量僅二.九九億支、年減廿.二%,華為出貨量跌幅更達廿七.三%,高於其他品牌。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