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觀測站》中國助攻MIT

2020/04/15 05:30

蔡英文總統由桃園市長鄭文燦陪同,到「口罩國家隊」之一的易廷企業視察。(桃園市政府提供)

中共隱匿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造成全球大浩劫後,還想趁著各國疫情延燒之際進行「防疫外交」,但從口罩、防護衣、額溫槍到快篩試劑等,屢屢傳出中國製(MIC)產品不合格而被退貨事件,與台灣捐助各國的防疫物資形成強烈對比。這次中國商人趁機生產劣質品搶發「災難財」,讓各國更加警覺「醫療供應鏈」過度依賴中國的威脅,也間接助攻「MIT」(台灣製)。

武漢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台灣的防疫措施受到全球肯定,包括政府出資2億元增設口罩產線,儘管第一時間遭台北市長柯文哲質疑「盲目擴廠」,如今證明這是最明智的防疫作為之一。我國醫用口罩原本日產188萬片、且9成進口來自中國,到現在日產1500萬片、5月將挑戰日產2000萬片,成功擺脫了對中國的依賴,成為台灣抗疫成功的一大助力,還有餘裕進行「口罩外交」。

事實上,從美中貿易戰到武漢肺炎疫情,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已搖搖欲墜,除了台灣早早祭出「台商回台方案」,近來日本、美國也研擬補助企業撤出中國,全球「脫中」、「去中」趨勢愈見明顯。歷經這次疫情的慘烈教訓,各國開始體認到,產業供應鏈過度依賴中國的風險與威脅,攸關人民生命健康的「醫療供應鏈」更是如此。

台灣「防疫國家隊」的成功,印證了我國產業的實力,也再次打響「MIT」名號,並證明「脫中」、「去中」的好處;畢竟,此時此刻,誰都不想背負「MIC」標籤。武漢肺炎疫情結束後,外商應會加快撤離中國,政府除了加強吸引外商及協助台商回流之外,也應參考「防疫國家隊」成功的經驗,重新思考如何組成「產業國家隊」。

(鄭琪芳)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