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觀測站》酷碰券vs.消費券

2020/04/08 05:30

武漢肺炎(COVID-19)重創全球經濟,美日星等國均祭出「直升機撒錢」猛藥,直接發放現金給人民紓困,台灣則打算推出「酷碰券」以刺激消費。(資料照,記者塗建榮攝)

武漢肺炎(COVID-19)重創全球經濟,美、日、星等國均祭出「直升機撒錢」猛藥,直接發放現金給人民紓困,台灣則打算推出「酷碰券」以刺激消費。然而,外界對「酷碰券」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應直接發放現金或等同現金的「消費券」。究竟「酷碰券」與「消費券」孰優,應該從政策目的及內容分析,目前酷碰券的設計確實有檢討空間。

行政院研擬推出「酷碰券」,民眾採用行動支付消費可折扣25%,目前符合申請資格的平台有5個,包括台灣Pay、街口支付、LINE Pay一卡通、Pi拍錢包及敬老卡,每種平台每月回饋上限1000元,為期3個月,等於每人最高回饋1.5萬元折扣。

以「酷碰券」的設計來看,政策目的明顯是為了刺激消費,與歐美國家因失業大增而發放現金紓困不同。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1兆0500億元紓困方案發放現金超過1000億元,包括發給中低收入戶、弱勢團體以及發不出薪水的企業等。行政院政務委員龔明鑫則說,發現金對就業不會比較好,以2008年發放消費券為例,因產生「替代消費」而效果比較有限。

目前台灣疫情相對穩定,不像歐美國家因封城、關店而出現大量失業人口,因此蔡政府採取針對性的紓困措施,補助司機及水電工、攤商等自營業者,對於一般民眾則發放「酷碰券」,或許民眾會覺得不夠有感,但從刺激消費的角度來看,效益將會大於現金或消費券,當年消費券效益不如預期,審計部的報告就直接點出「替代效果偏高」的問題。

不過,使用 「酷碰券」必須透過行動支付或敬老卡,沒有行動支付或敬老卡的民眾無法受惠,以台灣行動支付普及率來看,這些民眾不在少數;何況,許多攤商、店家並不支援行動支付,可能也沒有能力進行「數位轉型」,而這些攤商、店家可能是最需要幫助者。既然「酷碰券」是為了刺激消費,相關設計應該更貼近民眾、更符合國情,如此才能發揮更大效果,「酷碰券」是否搭配更多元使用管道,政府應該進一步思考。(鄭琪芳)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