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雙語銀行〉推動雙語分行 先從網銀做起

2020/02/17 05:30

圖為星展銀行雙語示範分行行員協助外籍客戶辦理業務。(記者李靚慧攝)

記者鄭琪芳/專題報導

配合政府推動「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金管會積極推動「雙語分行」。學者均認為,目前台灣銀行業的國際化程度確實不夠,推動雙語銀行對於吸引外國人才來台是有幫助的。而且銀行培養外語人才也有助於拓展海外市場,建議先從外幣ATM(自動櫃員機)及網路銀行做起,再選擇外國人較多的地區設置實體「雙語分行」。

雙語分行地點 宜選外國人多地方

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葉銀華認為,目前台灣金融市場最國際化的就是股市,因為外資占台股市值約40%、占股市成交量約20%。因此金管會將提高英文資訊揭露比率列為重大事項,要求大型上市櫃公司公有英文財報、年報等,不少大型上市櫃公司也建置英文網站。相較之下,目前台灣銀行業的國際化程度確實不足。

不過,葉銀華認為,政府推動雙語銀行要先思考兩個問題,一是國內銀行存款戶有多少人看不懂中文?二是國家整體政策方向為何?他指出,目前政策方向是成為「雙語國家」,金管會配合推動「雙語分行」,但國內銀行存款戶看不懂中文的比率應該很低,而且前往實體分行的人也在減少。因此,推動雙語分行應該從外幣ATM及網路銀行做起。

他表示,若是針對外國旅客,機場換匯櫃檯及外幣ATM已經足夠,而網路銀行則要有英文網頁,讓英文使用者覺得Friendly(友善)。如果是針對在台居住的外國人,「雙語分行」確實有需要,可以選在外國人比較多的地方設「雙語分行」。他認為,如果「雙語分行」只是提供開戶、存款、換匯等服務,相信大多數銀行都有足夠的人才。

培養外語人才 有助拓展海外市場

他表示,如果國內銀行因建置雙語銀行而培養更多外語人才,進一步提升國內金融業的雙語環境,對於銀行未來拓展海外市場也有很大助益。

不過,學者認為,國發會提出的2030年成為「雙語國家」目標,這個就比較困難,光是現行法規翻譯就有很多翻得不好,甚至連國立大學都做不到雙語化,很多大學都有外籍教授,但學校公文及開會資料都是中文,外籍教授都看不懂;以目前情況來看,2030年要成為「雙語國家」,還有很多困難必須克服。

雙語銀行#金融#

網銀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