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共抗紅供鏈 台日IT結盟趨勢成形

2019/11/30 05:30

台灣新唐科技收購Panasonic(松下)旗下半導體事業,台日IT(資訊科技)業界聯手抗中的趨勢逐漸成形。(歐新社)

新唐收購松下旗下半導體事業

〔編譯楊芙宜/綜合報導〕《日經新聞》報導,台灣科技業者近年來轉向攜手日本業界,透過結盟合作或併購資產的方式強化本身防衛,以對抗中國「紅色供應鏈」競爭對手;從二○一六年鴻海集團收購夏普公司,到近日新唐科技收購Panasonic(松下)旗下半導體事業,台日IT(資訊科技)業界聯手抗中的趨勢逐漸成形。

鴻海併購 讓夏普成功虧轉盈

台灣半導體業界人士指出,從二○一六年起,台日企業合作和併購的協商一直在增加;那年台灣代工大廠鴻海收購日本虧損多年的夏普,迄今夏普已轉虧為盈,此併購案被視為其他人欲仿效的台日結盟成功故事。

報導指出,台灣電子科技業者希望透過和日本業界技術合作或併購的方式,強化技術研發及為產品增值,吸收日本囿於資金決策緩慢而未能發揮的優異技術,並擺脫過去在中國低成本生產的競爭模式。

新唐科技廿八日宣布斥資二.五億美元(約七十六億台幣)收購Panasonic半導體事業,晶圓代工大廠聯華電子則於今年一月收購日本三重富士通半導體,台灣工業電腦製造商研華於二月收購日本歐姆龍(Omron)子公司,都是台日結盟抗中的例證。

半導體成為美中高科技摩擦的關鍵,中國投入龐大資金推進半導體國產化,旨在二○二○年開始量產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和NAND(儲存型快閃記憶體);台灣晶片業雖仍具優勢,但在中國強化晶片自主及其他科技發展下,「紅色供應鏈」威脅升高。

德最新審查外資機制 劍指中國

另,德國經濟部週五公布「產業戰略二○三○」最終版,提出嚴審和擋下「非歐盟」有意收購德國敏感高科技產業的收購機制,被視為劍指受中國政府資助投資者的最後「撒手鐧」。德國政府將設新專責委員會,可決定透過德國國有開發銀行KfW入股投資具有敏感技術或國安相關技術的德國科技企業;除了國防、關鍵基礎設施之外,還將對生技、人工智慧、機器人等敏感高科技業,非歐盟外企收購德企十%以上股份且可能對國安構成風險者,強化審查。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