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台股盤勢解析〉外資連20買 台股中長多不變

2019/11/11 05:30

台股上週五因短線漲多壓力下,拉回整理,週線仍連四紅。(資料照)

■廖哲宏

美中有望分階段取消關稅,市場正面氣氛延續。儘管市場傳出美方面臨內部雜音的干擾,使得美股漲幅收斂,此消息仍激勵美股道瓊再創歷史新高。上週五(8日)台股則因短線漲多壓力下,拉回整理,終場以下跌27.02點,收在1,1579.54點。成交量為1,415.93億元;台股週線連四紅。

基本面 台股可維持偏多格局

有賴於美重量級科技股財報效應,加上美聯準會(Fed)如預期降息及外資維持淨買超。在基本面和資金面等的雙重挹注下,台股持續蓄積挑戰新高實力,且重要指標股表態撐腰下,維持偏多格局。

在國際情勢上,儘管面臨全球經濟成長動能持續放緩。不過,如果從最近的經濟數據來看,並沒有市場擔心的那麼差,貿易衝突部分解決和英國脫歐談判取得進展,亦有助於延續市場投資信心。

針對近期盤勢,儘管出現漲多個股獲利了結壓力,資金明顯在Apple財報與iPhone供應鏈法說會樂觀展望下移往蘋概股供應鏈。整體而言,具題材利基的個股或族群,仍是市場資金相對青睞的標的。

族群面 蘋概股扮演指數要角

觀察族群板塊變化,蘋果供應鏈扮演指數支撐要角。故儘管指數已在高檔,下檔亦有權值股支撐。然預期個股表現差異大。由於近來市場對於電子族群2020年盈餘成長率預估較早前再度上修至11%,股價動能有望延續。

而在資金面,外資已經連續20日買超,累積買超金額超過1,600億元,成為推升這波台股漲勢的重要動能。

若進一步從外資買賣超狀況來看。根據證交所統計,2018年外資於集中市場賣超3,549億元、2019年至今買超逼近1,800億元。但累計貿易戰至今,外資仍是呈現賣超;若假設總經面可能落底、貿易戰趨向和緩,目前籌碼面的發展仍屬平順。

再從景氣循環角度來看,目前處於落底階段,股價本為領先指標,在貿易戰影響日漸消減的前提下,市場提前布局明年成長性是推升波段行情的原因之一。而重要產業資本支出增溫、展望正向及明年總體面可望回升預期下,料也將成為支撐台股後市的關鍵因素。

題材面 基期較低權值股有撐

在題材面,台灣半導體業可望持續受惠美中貿易戰的去美國化需求,明年上半年對供應鏈的庫存變化則是未來的觀察重點。隨著大選將屆,投資氣氛熱絡,各類股中基期較低的權值股有望受到支撐。

展望後市,台股基本面展望仍正向,受惠於貿易戰下的轉單、急單,以及備胎轉正胎效應延續,從重要台廠提高資本支出等的展望可以看出前景可期。所以,即使短線上,台股面臨短線獲利調節壓力影響,但屬健康的籌碼整理後,後市仍可期。

至於在觀察方向上,除了持續留意資金變化之外,庫存水位仍是未來兩季需要密切觀察的重點,主要是受到貿易戰的影響,牽動原本的供應鏈拉貨步調,零組件為提前備貨或是真實需求難以釐清,因此第三季和第四季財報呈現的庫存水位值得留意。(作者為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