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美中貿易戰衝擊 工具機業者齊喊朝高端發展

2019/09/22 05:30

機械公會理事長柯拔希認為台灣機械業未來要往智慧製造、智慧機械發展。(記者林菁樺攝)

政府帶頭擴大下單 只能救急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提醒台灣業者要把握機會轉型。(記者林菁樺攝)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業者對機械設備投資轉趨保守,今年前八月機械、工具機出口衰退六.八%及十三.二%。業者認為,產業最重要是要改善體質,政府帶頭擴大下單只能救急;機械公會理事長柯拔希也說,台灣可結合資通訊優勢,轉往智慧機械發展。

上銀集團總裁卓永財認為,面對貿易戰波動最重要是改善企業自身體質。(記者林菁樺攝)

柯拔希觀察,美中貿易戰讓景氣變差,從剛落幕的歐洲工具機展(EMO)參展與觀展人潮就能嗅出不同以往的氛圍;此時是台灣練兵時機,往客製化發展可抵抗景氣劇烈波動;機械公會也提倡開發機械雲,鼓勵機械業者投入軟體研發,走向投資報酬高的系統整合服務。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直言,貿易戰對台灣企業是一大考驗,卻也是很好的時機。他說,中低階大量製造產品不是不能做,而是不能做為主菜,台灣需要朝汽車、航太、軌道運輸、醫療等高端領域產品發展。

拚高附加價值 邁向亞洲瑞士

上銀集團總裁卓永財同樣呼籲,台灣政府需要評估,讓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效益,應轉往高附加價值,希望台灣可成為亞洲瑞士。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則指出,資通訊產品前八個月出口一枝獨秀、年增二十一.七%,但機械出口、接單均衰退,主要是受到市場、需求、產業特性三大關鍵影響。

他表示,資通訊產品以美國市場為主,機械等傳產最大市場為中國,美國經濟仍強、需求並未減弱,但中國經濟減弱、投資意願降低,導致機械設備採購需求消失;此外,資通訊產品有轉單效應,也適合回到有完整供應鏈的台灣生產,機械則已是無單可轉的慘況。

孫明德指出,機械賣得不好,會進一步連累金屬產業,例如鋼鐵業銷售鋼品提供機械廠製作機器,若機械業業績不佳,就會影響鋼鐵產品採購,產生「關聯效應」。他表示,不僅在台灣,全球都是這種情況,機械業的問題在於需求消失,政府提出擴大訂單救急是對的方向。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