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家庭儲蓄增加 儲蓄率創10年次高

2019/09/01 05:30

近10年家庭儲蓄率(製表:記者鄭琪芳)

記者鄭琪芳/專題報導

國內家庭可支配所得增加,家庭儲蓄率也回升。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家庭收支調查」,2018年國內家庭平均每戶儲蓄金額22.49萬元,較2017年增加8.53%,為近6年來最大增幅;平均每戶儲蓄率21.71%,為近10年來次高。

2018年平均每戶儲蓄22.49萬元 較前1年大增8.53%

主計總處調查,2018年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103.6萬元,較2017年增加1.7%;平均每戶消費支出81.14萬元,減少0.04%。由於可支配所得增加、消費支出減少,使得家庭儲蓄上升,平均每戶儲蓄22.49萬元、增加1萬7674元;儲蓄率21.71%、上升1.37個百分點。

根據主計總處資料,1990年代初期,我國家庭儲蓄率曾一度超過30%,1993年更達30.74%的史上新高;但過去20多年來,家庭儲蓄率呈現下滑趨勢,2011年下降至19.71%,創下近35年新低;過去10年,家庭儲蓄率都在22%以下。

主計總處官員表示,家庭儲蓄率下降,主要是消費支出成長較快、所得收入成長趨緩所致;但去年消費支出不增反減,加上可支配所得持續增加,因此家庭儲蓄率略回升。

醫療保健支出 躍居第二

若就消費支出內容觀察,2018年仍以「住宅服務、水電瓦斯及其他燃料」占23.95%最高;而隨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衛生保健觀念增強,「醫療保健」支出比重持續上升,2018年占比15.85%躍居第二,首度超越「食品飲料及菸草」;「食品飲料及菸草」則占15.56%落居第三,「運輸交通及通訊」占12.49%、「餐廳及旅館」占12.32%緊追在後。

主計總處官員指出,整體而言,「住宅服務、水電瓦斯及其他燃料」占比變化不大,「食品飲料及菸草」則呈下滑趨勢,從1970年代的4成以上,下降至目前的1成5;「醫療保健」、「餐廳及旅館」占比則明顯上升,顯示國人生活品質逐漸提高。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