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觀測站》是誰冤枉了科技金童?

2019/08/09 05:30

群聯董事長潘健成。(資料照,記者卓怡君攝)

上週竹檢起訴記憶體IC設計大廠群聯(8299)董座潘健成等4人,主要是2016年當時爆發的假帳案,3年前的8月,潘健成第一時間承認「踩到紅線」,但否認作假帳,還強調每一年的獲利都是真的,2017年8月竹檢首度偵結此案時給予緩起訴,不過送高檢署審查後,被發回續查。

這次被起訴,潘健成又再次解釋作假帳是因為「日益惡性競爭的商業環境下,為能厚植公司的實力以及長遠規劃而為之」,被起訴很遺憾。但是不管當初潘健成作假帳的動機是甚麼,群聯重編2009年到2014年那幾年財報已是既定事實,既然當時財報不實,不知道這樣何冤之有?

群聯透過潘健成自己成立的子公司,進行交易,若根據媒體報導,這個的好處是可以降低群聯業績的波動,同時也可以配合主要供應商東芝及下游客戶的需求,但若看群聯重編前後的財報,一年的營業額相差曾有數十億元,雖然整體而言獲利沒有差太多,但這樣的營收落差,對這些年度進場買賣股票的投資人,並不公平。

假設當年記憶體價格好,投資人預期群聯業績會向上,但群聯透過這些交易,讓業績沒預期的好,導致投資人沒有賺到該有的獲利;或者記憶體市況差,投資人預期群聯業績跟著差,先賣出持股,但群聯透過這些交易讓業績持穩,投資人帳面也會出現損失。

也就是說,沒有潘健成這些業績調整的動作,群聯那幾年的業績波動應該會變大,投資人進行股票買賣卻因這樣反向的操作,而減少獲利甚至損失,難道不該向潘健成等人求償嗎?

績優生考試作弊,如果辯解是因為家有老母要養,成績不得不好,就情有可原?那同一場考試的學生,公平性在哪?績優生不是不能犯錯,既然有錯,該道歉就道歉,該負責就負責,一味的辯解,牽拖到要為社會福祉拚搏,實在讓人看了生厭!(陳永吉)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