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綜合話題〉LINE紅包活動 反成詐騙新手法

2019/04/08 06:00

電子支付自保5法

記者錢利忠/專題報導

隨著電子支付使用人數增加,民眾消費習慣從過去使用現金、信用卡,逐漸轉向無現金、無實體塑膠貨幣等方向靠攏;根據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統計,截至今年1月底止,已註冊並開立電子支付帳戶人數已達447萬6,103人,且持續增加中。但在民眾享受科技所帶來的便利時,也正面臨新型態詐騙犯罪等風險,不可不防。

金管會統計,至今年1月底止,國內專營及兼營電子支付的機構,分別有包括台灣Pay、街口支付等5家專營機構、包含各家銀行、中華郵政及電子票證發行機構等兼營機構21家,總使用人數約有448萬人。

竄改QR Code 誤導連結詐騙帳戶

電子支付主打交易、轉帳免用現金的特點,解決民眾攜帶現金可能面臨遺失或被搶奪等風險,卻難杜絕有心人士利用漏洞進行新型態電子詐騙的可能;包括竄改或覆蓋QR Code,誤導民眾連結至詐騙帳戶等手法,即是最常見的犯罪態樣。

據銀行公會先前所公布的調查,以中國為主的QR Code詐騙案頻傳,詐騙集團看準QR Code外觀相似的特點,以竄改、偽造等方式誤導使用者連結至帶有惡意的釣魚網站,若不慎點入,包括帳戶、密碼或年籍資料等個資就可能外流。

國內也發生過多起電子支付詐騙相關案例。今年2月年節期間,通訊軟體LINE舉辦「LINE PAY一卡通電子支付贈送紅包抽獎活動」,宣傳只要開通LINE PAY一卡通帳戶(須綁銀行帳號及通過身分驗證),透過儲值(從金融帳戶轉錢至LINE PAY一卡通帳戶)與好友互相轉帳紅包,便有機會抽點數888點,該活動即被詐騙集團鎖定。

刑事局調查,歹徒先誘使LINE PAY使用者加入陌生群組,與使用者約定互相轉帳紅包,共同抽官方贈送點數機會的方式,以詐騙帳號收取使用者轉來的紅包後,隨即退出群組,短短一個星期,警方就接獲至少15件受害者報案。

騙取個資 假冒持卡人消費

而有「國家支付品牌」之稱,可綁金融卡具轉帳功能的「台灣Pay」,近來也遭詐騙集團鎖定,歹徒以打電話或用LINE等通訊軟體聯繫使用者,冒充銀行核對帳戶或消費,藉此騙取存戶帳號等個資後,再誘導存戶告知銀行發送的申請及下載驗證碼,進而冒充持卡人進行交易;為避免受害者上當,台灣Pay官網還新增「防詐騙」警語。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