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走過7年滄桑終得雲開見月明

2004/12/09 06:00

記者王珮華╱特稿

國內第1家入口網站掛牌上櫃,顯示網路股又重回資本市場懷抱,在有獲利支撐之下,網路公司與過去只靠「本夢比」就可股票換鈔票不可同日而語,在上網人口與電子商務環境逐漸成熟下,網路公司終究等到鹹魚翻生的這一天。

網路公司(.com)在1997至2000年間搭著網路時代的順風車興起,造就了無數的網路新貴,大眾對網路這革命性發明的信任,只要掛上網路公司招牌,就會有一大堆創投業者捧著錢來投資。網路狂飆之際,許多網路公司股票近乎天價,以網路家庭為例,在未上市盤最高曾經飆高到300元,而該公司在1999年一次募資,外界預估溢價達160至180元,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相當感慨地說,還好當時他仍決定以25元增資,導致後來承受股東壓力相對較小,「否則今天還不知道有沒有現在的網路家庭。」

由於網路公司遲遲無法獲利,輕鬆募得的好幾億元資金,就在網路新貴的手中灰飛煙滅,投資者漸感不耐,而景氣進入衰退期,在投資者不願挹注資金下,美國網路股自2000年崩跌,而國內知名網路公司資迅人,網路原生報「明日報」也均於2001年燒光資金,下台一鞠躬。

2003年,網路股又在美國那斯達克領軍下嗅到回春氣息,中國網路概念股新浪(SINA)、搜狐(SOHU)、網易(NTES),在成功達成損益平衡的利多下,過去1年漲幅超過5倍,Google與Salesforce.com在那斯達克的成功上市,也為網路股的翻身再次寫下註腳。

看到投資者對Google上市的熱情,也不免有人擔心市場對網路股是否反應過頭,分析師認為,網路公司即便現在有獲利,仍難以本益比作為股價評量參考,隨著投資人越來越務實,股價與公司營收比(P/S)、股價與公司淨值比(P/B)則是更具意義的指標,現在的網路公司,不僅要有獲利,還要努力維持高度的成長率與市場第1的地位,經營路上依舊充滿挑戰。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