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寶董事長許勝雄(中)、仁寶副董事長陳瑞聰(左)、仁寶總經理翁宗斌(右)表明未來兩年將把重點放在越南廠擴建。(記者卓怡君攝)
〔記者卓怡君/台北報導〕美中貿易談判朝樂觀方向進行,但台灣電子大廠經過3、4個月的思考,前進東南亞已勢在必行,電子大老分析,中國工資年年高漲、環保法規日趨嚴格,中國製造的成本優勢已經不再,美中貿易戰極可能轉為持久戰,為了分散風險,前進東南亞一定要行動。
仁寶 越南擴產一定要做
全球NB代工龍頭仁寶(2324)已經重新啟動越南廠,仁寶副董事長陳瑞聰表示,正緊盯3月的美中談判結果,但越南擴產一定要做,越南廠將是仁寶未來2到3年的重點,因為客戶希望仁寶可以先準備好,未來要是情況有任何變化,可以馬上因應,若3月美中貿易談判不順,第三波關稅清單沒有談好的話,那麼3月就會「忙翻了」,全力加速前進越南。
陳瑞聰強調,若是美中兩方關係緩和下來,仁寶越南布局仍會照計畫啟動,只是速度不會那麼快,越南初步預計招募6000-7000名員工,接下來計畫興建宿舍,讓工廠規模變大。
和碩 東南亞布局元年
對和碩(4938)來說,今年也是東南亞布局元年,和碩在印尼巴淡島工廠生產的網通產品已在上個月正式出貨,現正評估越南、印度。
至於越南投資案已經有明確計畫,正等董事會通過,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認為,勞動市場不斷變化,就算沒有美中貿易戰的政治性因素,也會到其他國家生產,分散式生產是未來趨勢。
英業達(2356)去年因應美中貿易戰,提供客戶台灣、馬來西亞檳城兩個生產基地的方案。
英業達 研究東南亞設廠
英業達董事長卓桐華表示,電子業受美中貿易戰影響很大,相關廠商都要應變,中國生產仍是最有效率,不可能全部放棄,但為了因應變局,正在研究東南亞國家設廠的可能。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