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精湛︰德螺絲靠自動檢測 比台貨貴3倍

2018/11/07 06:00

精湛董事長吳俊男(左,資料照)

〔記者羅倩宜/台北報導〕螺絲公會統計,台灣所生產的螺絲平均每公斤單價約80元,雖高於中國的每公斤60元,但遠低於德國的每公斤330元。「自動化檢測是關鍵」,扣件光學檢測廠精湛(2070)表示,在德國,從成形、抽牙、電鍍到熱處理,扣件的每個生產環節都有檢測設備,因而良率大大提高,單價也更好。

精湛董事長吳俊男說,國內扣件廠的生產設備落後,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精湛不少扣件廠客戶不良率高達3成,「這些不良品被退貨,都是成本;而且良率差不只是不賺錢,也造成資源浪費。」

螺絲廠向上游中鋼(2002)採購線材,經過7、8道工序,耗費許多電力、人力及原料,結果竟有3成的不合格品要扔掉,是環保的一大挑戰。如果在第1道工序就偵測出異常,不僅獲利可以提升,資源的運用也更有效率。可惜目前國內的螺絲廠多採作業員肉眼檢測,「盯2小時以上就已疲勞,找不出瑕疵品了。」

精湛的篩選機每部單價從30萬元到800萬元不等,近年來更發展出成形機,再搭配自家軟體,打造一條龍的扣件生產設備;「客戶如果嫌貴,我都會說,設備買得不好,貴的才在後面。良品1公斤可賣100元,不良品只剩30元。」

精湛指出,各國愈來愈重視自動化生產,美國製造業復甦、中國工資成長,都有利檢測設備的需求。目前精湛主力市場在汽車扣件,而未來每部電動車使用的扣件高達1.8萬個,比傳統汽車高出許多,且單價更高。「電動車對扣件的品質及精度要求更高,無法以人工檢測,必須仰賴儀器。」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