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熱門話題〉虛擬金控 上海商銀穩健獲利

2018/10/29 06:00

榮鴻慶親自出席上市典禮,上海商銀員工紛紛把握機會合影,現場宛如明星見面會。(記者李靚慧攝)

到底有什麼訣竅,讓上海商銀這個只有69家分行、沒有金控奧援的小銀行,年年獲利名列前茅?上海商銀總經理陳善忠說,上海商銀特有的「虛擬金控架構」,創造出比金控更佳的獲利能力;此外,「穩健」、「小心謹慎」經營態度,一路走來,即使面對各類風暴,最後都能安然度過。

上海商銀的獲利表現早已有目共賭,自2012年以來,不但每年的每股稅後盈餘都逼近3元, 2017年更高達3.04元,今年上半年就賺了1.63元。日前央行公布數據,國銀上半年平均員工獲利貢獻,上海商銀更名列第一。

虛擬金控架構 能創造更佳獲利

陳善忠解釋,上海商銀的獲利模式,除了穩健拓展台灣市場外,也積極發展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及海外分行。上海商銀控有香港上海商業銀行57.6%的股權,及轉投資上銀保險代理人公司、中國上銀融資租賃公司、香港寶豐保險及柬埔寨AMK微型金融等子公司,形成控股公司的架構,不同於國內金控公司以國內子公司為主,上海商銀的「虛擬金控架構」,以海外子公司為主。

陳善忠說,上海商銀加強海外業務的獲利來源,包括來自OBU、海外分行及海外子行與海外其他子公司,海外獲利占稅前盈餘的比重超過6成。

屢次金融事件 上海銀全身而退

不只如此,副總經理榮康信強調,過去10多年來,台灣發生多次金融風暴,包括2005年的雙卡風暴、2008年雷曼兄弟連動債、2016年目標可贖回遠期債券(TRF),上海商銀都「全身而退」。即使如SARS的非經濟因素,上海商銀也都在榮鴻慶的「穩健」原則下,安然度過、持續成長。

過去8年,上海銀年年都配發1.5元現金股利,今年因為 「法定盈餘公積超過資本額」,上海商銀更成為有史以來,市場第一家突破現金股利發放魔咒上限的銀行,成功配發1.8元現金股利。

(記者李靚慧)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