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觀測站》中國富豪的「國進民退」惡夢

2018/10/10 06:00

習近平繼復辟「帝制」後,即使走回「共產」也不無可能,「國(企)進民(企)退」逐漸成真。(資料照)

近來中國富豪頻頻「出事」,從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賣產求生」、海航集團董事長王健「意外死亡」,到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宣布退休」等等。儘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聲稱「始終關心和支持民營企業」,但習近平繼復辟「帝制」後,即使走回「共產」也不無可能,「國(企)進民(企)退」逐漸成真,對於籠罩貿易戰陰影的中國經商環境無疑雪上加霜,台商可能要考慮加速「脫中」。

今年是中國經濟改革開放40週年,根據中國發改委資料,民營經濟占中國GDP比重超過60%,對中國經濟的貢獻不言而喻。然而,近來中國逐漸浮現「國進民退」論調,先是中國財經作家吳小平發文稱「中國民營經濟已完成使命,應該退場」;接著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邱小平公開表示「民營企業要讓職工參與企業管理」,都被視為習政權推動「國進民退」的訊號。

事實上,早在「國進民退」論調浮上檯面之前,已有不少中國富豪「中箭落馬」,曾是中國首富的王健林,過去一年大量拋售資產,傳出是因萬達與國企爭利,影響「一帶一路」在馬來西亞布局,只好「賣產求生」。另一位中國首富馬雲日前突然宣布退休,同時放棄阿里巴巴所有權,據傳是因旗下「支付寶」覆蓋5億人口,龐大金融數據引起中國政府的監管焦慮,因此提前退休以求保命。

中國富豪的崛起多與政治勢力脫不了關係,中國富豪的殞落也難以擺脫政治因素。根據外媒統計,今年以來至少21家中國民企出售大量股份給國企,其中10家民企更變成國企;這次馬雲的「被退休」,更是敲響「國進民退」的警鐘,加深了中國富豪心中的恐懼,中國民企處境只會越來越艱難,加上美中貿易戰的衝擊,中國經商環境勢必更加惡化,包括台商在內的外企都要警覺與自保。(鄭琪芳)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