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今年台股各類股展望-2》

2005/01/03 06:00

面板再望高峰

台灣TFT-LCD面板產業去年因面板景氣於年中反轉,第4季紛紛調降財測,業者經歷了「先熱後冷」的1年後,隨著今年第1季需求情況逐漸明朗,可望走出這一波液晶循環(Crystal Cycle)谷底,並可能在LCD TV需求爆發下再創另一波高峰。

拓墣產業研究所研究經理賴文漢認為,觀察今年面板產業景氣首要關鍵還是需求,尤其是終端市場的需求,是否持續受到降價的刺激釋放出來;另外則是面板價格何時落底。

各界對於價格何時落底看法不一,LPL與Samsung都認為今年上半年應該有機會落底,而號稱陳鐵嘴的統寶光電董事長陳瑞聰認為,第1季在業者庫存低檔下,若需求延續,是有可能提前落底,不過若第1季打底失敗,則面板價格要止跌回升的時間點可能要遞延到第3季。

以目前各研究單位預估,今年PC用的監視器可望有3成的成長,而筆記型電腦取代桌上型電腦蔚為趨勢下,筆記型電腦面板需求成長可期,而市場最為期待的LCD TV,去年雖然不如年初時樂觀預期達上千萬台,但以價格下滑速度與市場經過教育已經接受LCD TV為未來的電視機形象後,包括市調機構DisplaySearch、Samsung、LPL、友達等,都預估今年LCD TV將較去年有倍數成長。

友達執行副總熊暉預估32吋LCD TV終端市場價格將跌破1500美元,但與一般CRT的電視機相比,這樣的價格還是太貴,而面板廠若無法迅速降低成本,賴文漢甚至認為在長期降價趨勢下,生產LCD TV面板的獲利未必會比得上監視器面板。

另外,LCD TV市場今年勢必是台、日、韓3地業者廝的殺戰場,台灣業者如果可度過今年慘烈的價格戰,明年才有機會在成本效益下追過日本。(記者陳梅英)

DRAM較不看好

去年全球半導體業擺脫前2年景氣衰退的陰霾,度過一個尚稱平穩的一年,不過,隨著下半年庫存調整及市場需求不如預期,近期業界的疑慮再起,外資法人認為,由於國內各12吋廠產能今年陸續開出,供給面暴增之際,需求面一時間恐怕無法消化,首季包括DRAM等記憶體市場都將會呈現小幅衰退的現象,預計整個半導體產值將較去年下滑5%至6%。

野村證券表示,以目前市場的供需來看,今年半導體產業中以DRAM的表現較不被看好,尤其下半年在茂德(5387)、力晶(5346)12吋廠產能陸續開出,加上三星、Hynix、爾必達等大廠陸續擴產,DRAM市場供給過剩的壓力將更大。

其次,今年由於下游包括手機、視聽產品等3C產品都沒有出現殺手級的產品,對於刺激上游半導體廠接單可說是有心無力,未能對半導體景氣活絡貢獻力量。

不過,若是庫存調整能及時完成,晶圓代工業者就可望在今年第2季開始復甦,對於帶動整體產業景氣上升絕對有幫助,其次邏輯產品的表現將優於記憶體產品,這與邏輯產品庫存調整狀況較佳有關。

建華投顧認為,以目前主要研究機構的預估,今年首季的半導體製造商產能利用率將較去年第4季下滑,因此預期B/B值在未來3至6個月仍將維持走跌局面。

由於台積電營收年成長率落底時點較B/B值落後約1季,且股價走勢又與B/B值同步,因此若是在B/B值尚未觸底前,分析師建議投資人對晶圓代工類股的短中長期投資維持觀望為宜。(記者梁世煌)

LED產業能見度不高

在低階藍光晶粒價格持續下探,加上全球手機庫存去化緩慢,LED市場在去年先盛後衰,晶電(2448)、宏齊(6168)、光磊(2340)先後調降財測,部分降幅甚至達到4成7。

不過,白光LED專利擁有者也相繼授權國內LED廠,國產白光LED終無後顧之憂,而白光LED也可望成為今年各廠成長的主力。

白光LED專利所有者去年傾向放鬆控制,增加授權家數,除億光(2393)在去年就取得歐司朗(Osram)授權之外,光寶科(2301)、宏齊去年初及年底也獲歐司朗授權,光磊則與日亞化(Nichia)策略聯盟,由光磊為其製造藍光LED晶粒,市場也傳聞,國聯(2422)極可能成為日亞化在台第2家合作夥伴。

由於藍光LED受到市場供需失衡影響,價格下跌的壓力仍在,部分廠商預估低階藍光產品今年跌價將達3成,因此毛利較高的白光,將成為獲利的關鍵。

儘管多數廠商對今年第1季的看法,多傾向較去年第4季出現1成以上的成長,但法人認為,去年第4季營收仍屬過去1年半以來的低檔,就算今年第1季果真出現10%的成長,也只能算是止跌回穩,若要重新回到高成長的正軌,仍需視第2季之後的產品出貨狀況而定,以目前時點來看,今年LED產業能見度並不高。(記者王珮華)

筆記型電腦 代工毛利率看跌

根據資策會MIC預估,今年全球PC市場仍以歐美為發展重心,亞太、非西歐等新興市場也存在不容忽視的成長動力。桌上型電腦與筆記型電腦在Dual Core處理器、Sonoma平台架構等新品刺激下有成長空間,但受到PC換機風潮趨緩與整體經濟發展不確定性的影響下,今年PC市場僅有9.3%的成長率。至於今年筆記型電腦(NB)出貨量預估為5488萬台,較去年成長18.95%,成長幅度不如去年的21.87%。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筆記型電腦代工廠商毛利率極可能再創新低,大者恆大趨勢更加明顯。

元富投顧表示,廣達(2382)今年第2季惠普消費性筆記型電腦將出貨,訂單量在250萬至300萬台之間,使得廣達今年筆記型電腦出貨量可望達到1450萬台的水準,較去年成長逾31%。

惠普目前在台代工廠商有廣達、仁寶(2324)與英業達(2356),今年將加入緯創(3231),預估仁寶今年佔惠普代工出貨比率將降至15%至16%,約為130萬至140萬台水準,仁寶今年若欲達成1000萬台出貨目標,勢必以更低的代工價格爭取其他廠商訂單,將進一步壓縮整體筆記型電腦代工業者毛利率。

整體看來,今年筆記型電腦代工業者將面臨代工毛利持續因搶單而下滑的壓力,再加上聯想併購IBM個人電腦部門,代工業者恐怕將陷入惡性競爭的循環。(記者卓怡君)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