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觀測站》薪資M型化

2018/08/01 06:00

張忠謀點出台灣「薪資M型化」的趨勢。(資料照)

台積電(2330)創辦人張忠謀日前在行政院科技會報表示,進入AI時代後,人力需求將大幅下降,5%~10%掌握技術的人可獲得高薪,但普遍仍會有低薪問題。張忠謀一席話點出「薪資M型化」的趨勢,但這個趨勢不是未來式,而是現在進行式;因此,政府想要解決低薪問題,調高基本工資只能治標,甚至可能出現負面效應,讓勞工生產力跟上時代,才是真正的治本之道。

根據主計總處調查,2017年平均經常性薪資(含本薪及固定津貼等)3萬9953元、平均總薪資(含經常性薪資、加班費及年終獎金等)4萬9989元,均為歷年新高,但有7成勞工薪資在平均之下,國內薪資結構確實出現「M型化」趨勢。究其原因,主要是經濟結構加速改變,有些人生產力跟得上,薪水一直增加,有些人生產力跟不上,薪水不增反減、甚至沒了工作。

另外,台灣還面臨產業外移問題,許多企業往海外生產成本較低的地方移動,不僅影響國內就業機會及薪資水準,且部分企業因為習慣依賴低生產成本,失去轉型升級的動力及時機,無法發展高附加價值產業,薪資水準也就難以提升。

隨著AI時代來臨,「薪資M型化」問題只會愈來愈嚴重。在此情況下,政府想要改善低薪問題,單純調高基本工資,政策效果已逐漸遞減,甚至可能產生負面效應,南韓大幅調高時薪導致餐廳、超商倒閉潮就是前車之鑑。台灣低薪問題的根本解決之道,應該從教育、技術訓練等方面著手,讓勞工生產力跟得上經濟結構的改變。(鄭琪芳)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