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書劍集》貿易戰下的經濟壓力測試

2018/04/30 06:00

中美貿易戰開打,美國流彈四射,我們位在風暴邊緣,美國總統川普引起的連鎖效應,至少應做為經濟壓力測試的情境。(法新社資料照)

◎歐陽書劍

中美貿易戰開打,美國流彈四射,但世界運轉的節奏尚未變調,主要國家央行都只靜觀其變,還沒將貿易衝突納入決策的考量因素中;歐、美話說得明白,因為經濟動能依然強勁。不過,我們位在風暴邊緣,美國總統川普引起的連鎖效應,至少應做為經濟壓力測試的情境。

貿易戰推進 金融市場先行

壓力測試使用在檢驗材質時,就是施壓後看其反應,譬如可以測試紙箱能夠承受的最大重量,或在多少壓力下鋼板會變形等。金融業的壓力測試則是模擬在一個極端、卻有可能發生的不利事件衝擊下,評估金融機構的承擔能力,通常是設定一個情境,假設經濟衰退、失業率提高至一個具體數據等,計算損益及資本因此改變的狀況等。

知道衝擊的大小及方向,才能理出應對方案。經濟壓力測試也可以這樣做,將外來發生機率極低、衝擊卻大的不利事件數量化,評估經濟會因此受到的衝擊。中國及美國是我國前兩大貿易夥伴,加上香港就占我國出口的五十%以上,即使未來全面開戰的機率不高,但一旦有衝突,台灣所受影響必定不低。部分金融機構以總體模型估算貿易衝突的衝擊,台灣官方當然不能不有自己的方案。

要注意的是實質經濟的改變相對較慢,但金融市場反應迅速,貿易戰的推進也是如此,在放話階段就能影響資金的移動,因此,壓力測試應將連鎖效應及回饋效果計算在內。貿易衝突產生的影響不只來自實質面,除了進出口的增減外,還有心理面效應,當預期風險在前,有的人自然保守因應,將資金移轉至風險較低的地方,或是減少投資、消費等,再回頭影響景氣的變動。

打開潘朵拉盒子 世界動盪

美國已將長期貿易逆差的不滿情緒搬上檯面,且全球大部分國家間都有進出口不等的貿易關係,當川普已觸碰到保護主義的潘朵拉盒子,未來是否有國家進一步將其打開,更是應預先注意防範的風險。

只是在衡量風險時,也不能單線計算影響程度,還應考量企業及個人自我調整的防衛機制,是否有降低傷害的能力。英國財政部在二○一六年五月發布的脫歐經濟衝擊報告,分析主要衝擊來自三方面,包括與歐盟會員國貿易關係轉變、不確定性高及金融市場波動等,並認為公投脫歐後經濟將連續四季衰退,再接下去的一年幾乎停滯。不過,公投雖然確定脫歐,英國經濟卻持續成長,相對表現不遜於過去,大眾很快調整了自己的行為。

英國在二○一六年六月廿三日脫歐公投,其實雙邊關係至今都還沒實質改變,但英鎊在投票日後連續二個交易日劇貶,兌美元下跌十%以上,後來還一度創下三十餘年的新低,而股市有不同解讀,二○一六年六月廿四日英國FTSE100指數以六一三八點收盤後,迄今沒有一天的股價低於該日,且迭創歷史新高,上週五收盤為七五○二點。

各國央行假淡定 不要被騙

英國的例子是事實,而非測試,雖然後來的經濟發展跌破不少專家的眼鏡,但若不考量官方影響投票方向的意圖,事前能嚴肅地將事件的效應具體化數據化,就能理出應對方案,也才能不在朦朧的環境下決策。

美國聯準會或是歐洲央行都說尚未將貿易對抗因素放進貨幣政策的評估中,「世界還是要運作啊」,當大家深怕貿易戰重挫全球經濟時,各地的中央銀行家顯然都相對淡定,但不要被他們騙了,他們不會只看眼前,目前經濟動能是否強勁,不會是決定政策的依據,他們在意的是未來的變化。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