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美徵關稅 中廠囤積LED產品元件

2018/04/19 06:00

路透報導,面對美國未來可能加徵關稅,中國LED產品製造商開始囤積相關半導體材料,促使部分晶片價格上漲約10%。圖為香港照明展裡中國製LED燈具。(路透)

〔編譯楊芙宜/綜合報導〕美中貿易戰持續延燒,根據路透調查指出,美國對中國部分產品開徵25%關稅,已導致中國LED(發光二極體)照明產品製造商開始囤積半導體晶片等關鍵零組件;廣東佛山業者表示,半導體等元件的囤積行為已使一些晶片價格上漲約10%,而美國道康寧(Dow Corning)、日本信越(Shi-Etsu)等公司生產的導熱材料也出現類似囤積情況。

佛山一家LED廠老闆何本森(音譯)表示,對LED產品所需半導體晶片等元件的囤積,已使一些晶片的價格被推高約10%,「我們使用的晶片有50%來自美國,因為中國製晶片性能很差。」

美主攻技術 中國肉搏戰

何本森說,「大家買晶片就像炒股一樣,臆測價格會漲」;美國在這場爭端中占有優勢、是拿技術打,但中國是在肉搏、用人力,因此對中國產業的影響將會非常大。

路透對135家中國出口商的調查顯示,高達65%受訪的中國出口商對貿易戰的爆發感到「擔憂」,但僅約4分之1(26%)受訪者認為會「全面爆發」貿易戰。目前,美中兩國都揚言將對最高1500億美元的對方進口商品加徵關稅,雙方已各自列出了500億美元關稅清單。

在美中貿易持續緊張和對峙之際,約4分之3受訪的中國出口商表示與美國有業務往來,約25%預期業務將下滑。路透調查的135家中國出口商中,84家是廣交會參展商,51家是香港電子展參展商。

路透調查顯示,廣交會的製造商調查包括受影響的行業,例如LED照明、機械、汽車零組件與電子產品等;受訪的中國出口商更在意的是生產成本、新訂單、匯率問題。

路透調查的中國出口商中,5家中高達4家業者表示將尋求歐洲、中南美州、中東等地區的替代新業務,減少對美國的依賴;72%認為中國應允許人民幣貶值,讓商品更有競爭力。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