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封面故事>投資人索賠 證期局揮4劍救援

2018/04/09 06:00

今年2月6日期貨選擇權商品慘賠事件,受害投資人要求金管會調查期貨商是否坑殺散戶,並考慮向期交所提出索賠。(記者王孟倫攝)

記者王孟倫/專題報導

今年2月6日台股大跌,進而引爆期貨選擇權商品慘賠事件,對此,金管會證期局表示,局裡非常重視此一事件,並已經責成期交所與期貨公會,多管齊下研議改進措施,包括︰期權商品提前納入「動態退單機制」、研議是否提高保證金及限縮漲跌幅等。

2月6日當天,因美國道瓊指數收盤暴跌超過千點,台股期貨盤在現貨盤開盤前出現大幅震盪,選擇權商品更出現罕見的暴漲暴跌,使得期貨商啟動強制平倉;由於許多選擇權投資人都被砍倉在最差價格,導致虧損嚴重,引爆受害投資人強烈不滿,要求金管會調查期貨商是否坑殺散戶,並考慮向期交所提出索賠。

限縮漲跌幅 第2季底上路

對此,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張振山指出,2月6日選擇權事件後,目前研議出幾個強化方案,一是「動態退單機制」:此機制現在只適用期貨商品,選擇權適用的時間原本規劃在明年底,現在力拚明年第1季推出。

「動態退單機制」又稱「動態價格穩定措施」,目的是剔除不正常價格的委託單。交易系統試算每一筆「新進委託」,若可能成交價格超過即時價格區間上下限,也就是影響市價2%以上,就會被退單。

第二是限縮漲跌幅:在選擇權商品納入「動態退單機制」之前,證期局打算暫時限縮期貨選擇權的漲跌幅。目前漲跌幅是10%,未來可能降至5%至7%,預計今年第2季底就可上路。

第三,研議提高保證金。官員表示,當市場潛在的波動和變動性加大,適度提高保證金有助穩定期權市場並強化投資人的風險承受度。

期貨商強制平倉 研議更細緻做法

第四,精進或調整期權商品的強制平倉做法。官員表示,以往曾實施過「先砍高風險部位」的做法,但因平倉沒有一致性,又被投資人罵砍太慢、損失更大;後來才改成現行的一致性砍倉。2月6日事件後,已重啟研議,看是否有更細緻的平倉做法。

張振山表示,上述這些研議或推動中的強化措施,須等期交所與期貨公會將方案送達後,再邀集相關人士進行更周延討論,以兼顧市場穩定和流動性。

此外,投資人要求金管會查明,期貨商是否未善盡責任,包括風險預告或價格激烈變動未通知客戶,才導致慘賠,甚至蓄意坑殺投資人?

對此,證期局說明,在交易時段內,選擇權賣方的盤中保證金價格一旦低於25%,期貨商就會通知追繳,若無法補足保證金,期貨商有權強制平倉,以避免違約交割。至於在這次事件,期貨商是否有明顯疏失,已請期交所進行瞭解。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