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國巨董事長陳泰銘 重出江湖 以合為貴

2005/04/18 06:00

記者林正智╱專題報導

已經退居幕後多年的國巨靈魂人物陳泰銘,今年元月突然重新浮出檯面,並正式出任董事長一職,而且短短的3個月內,國巨集團在陳泰銘的領導下,更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先後完成國巨與華亞的策略聯盟案,以及智寶、世昕、輝城之三合一案,顯示陳泰銘這次重出江湖,是必有所圖,尤其也的確已見到成效,預料對整個被動元件產業的未來發展,將可能產生正面助益。

有被動元件同業指出,過去的陳泰銘,充滿了不論盈虧,只論如何奪取更多市佔率,壓垮對手的梟雄氣勢,但是,此次重出江湖後,發現他積極投入市場整合,企圖為國巨的獲利全力衝刺,並希望為產品價格能夠反轉而有實際動作,對整個被動元件產業是利多的消息。

該位被動元件業者並透露,先前市場即傳聞此次陳泰銘接任董事長,重新浮現在檯面上,主要就是看到目前台灣被動元件產業在自相殺價競爭的拖累下,產品平均單價已落後日本廠商達3至4成,若整個台灣的被動元件產業界能夠經過有效整合後,屆時即便價格回升2成,訂單仍不會被日本競爭對手搶走,因此才決定接掌董事長一職,親自主導國巨的各項整合工作。

業者分析,由於國巨目前晶片電阻與MLCC(積層陶瓷電容器)等產品,不僅在國內位居龍頭地位,其中晶片電阻的月產能更是全球之冠,過去陳泰銘為了搶攻市佔率,企圖將競爭對手擠出場外,帶頭殺價的動作,真正受傷最重的卻是自己,因此,他在腳步與心態上的調整,應該是已經感受到國巨必須在獲利上有所表現,以重拾市場對這家國內被動元件龍頭的信心。

堪稱國內被動元件界教父人物的陳泰銘,在72年即進入其兄陳木元所創設的國巨公司,擔任最基層的業務員,75年接任該公司總經理一職,當時國巨的年營業額只有2400萬元,不過隨著國內電子業的發展,國巨也日漸茁壯,陳泰銘從83年開始展開一連串的併購與策略聯盟動作,透過增加產能來擴大經濟規模的方式,讓國巨由本土傳統電阻的製造廠,快速發展為區域型被動元件供應商,並完成上市掛牌,進入資本市場。

89年在陳泰銘的主導下,併購飛利浦公司全球陶瓷元件與磁性材料等兩大部門,一舉躍升為全球知名的被動元件廠商,不過也導致國巨必須在去年提列120億元鉅額資產減損的遠因。

事實上,在完成與飛利浦被動元件部門的合併案後,陳泰銘就一直居於幕後,先後擔任副董事長兼執行長,以及單純顧問等,看似毫無實權的職位,但公司內部與外界均清楚,陳泰銘還是主導該集團發展的靈魂人物,因此,年初出任董事長時,還引起市場不小的討論。

針對近來國巨與華新科兩大集團,陸續以併購或策略聯盟等方式來整頓市場的動作,另有一位已退出被動元件產業的業者認為,先前因競爭而不得不殺價競爭的業者被整併且退出市場後,產業秩序逐步趨於穩定,加上從2000年全球被動元件市況反轉以來,全球產能擴增有限,但今年因手機跟液晶電視的市場需求擴大,可望大幅增溫,整體而言,對於被動元件產業的供需,後勢看法相對樂觀。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