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10大產經要聞總回顧

2017/12/25 06:00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右)宣布明年6月退休,股價不受影響,顯見外資法人肯定張忠謀完全交棒有助化解市場疑慮。(記者洪友芳攝)

張忠謀明年退休 3奈米廠落腳台南

統一集團出售上海星巴克50%股權給美國星巴克,同步買進美國星巴克持有台灣統一星巴克50%股權。圖為星巴克外觀。(資料照)

今年是全球晶圓代工龍頭、也是台灣最大單一市值上市公司的台積電(2330)創立30週年,選在公司營運達顛峰的歷史性時刻,高齡86歲的董事長張忠謀宣佈明年6月裸退,震撼業界;張忠謀高瞻遠矚打造台積電穩健公司治理制度,佈局多年的雙首長平行領導接班已上軌道,3奈米製程等營運大計也一一拍板確定,令外資仍看好台積電後市。

宏達電手機團隊以及手機專利賣給谷歌,圖為宏達電新店營運總部。(記者王憶紅攝)

二度交棒 採雙首長平行領導

永豐金超貸案是今年金融產業界最爆炸性的案件!除了金管會重罰千萬元外,何壽川也被求刑12年。(記者王孟倫攝)

相較於2005年首度交棒後衍生營運管理風波,張忠謀二度交棒採取穩紮穩打策略,他於2009年回鍋重掌總執行長大位之後,花了4年時間,親自調教劉德音、魏哲家,兩人順利在2013年擔任共同執行長,表現符合期待,他終於選在10月對外宣佈明年6月裸退,餘年要保留給自己及家庭,他退休後的台積電將採雙首長平行領導,由劉德音將接任董事長、魏哲家擔任總裁。

台股強強滾,從今年5月23日站穩萬點以來,已經長達7個月,成為史上最強的萬點行情。 (記者王孟倫攝)

多年來,張忠謀已率台積電打造出公司治理的典範,現任董事會十位成員中,有五位獨立董事是國內外知名人士,他以鑽石級董事會監督台積電與指導經營團隊、評量經營團隊績效及任免經理人、決議重要事項,未來將由劉德音領導董事會。

潤泰集團以454億元出售中國大潤發給阿里巴巴旗下公司,圖為在海南島大潤發。 (記者楊雅民攝)

外資普遍認為,年紀已大的張忠謀宣佈退休後,接班疑慮反而化解,這對公司治理是正面的消息;在他退休前,台積電已建立國際公司的優質企業文化,營運具高效率,不僅晶圓代工持續以超過5成市占率遙遙領先同業,也已掌握人工智慧(AI)等驅動未來成長的市場趨勢,佈局7奈米、5奈米與3奈米先進製程技術與產能規劃,預期3到5年的營運基本面仍不變,營收與獲利可望持續成長。 (記者洪友芳)

慶富造船涉嫌詐貸,讓銀行面臨125億損失,還一次震掉4位公股金融機構董座。(記者黃良傑攝)

張國煒要成立星宇航空,除民航局為他反覆修法,同業更是積極打壓,但網民們卻高度擁戴,星宇掀起航空界陣陣波瀾。 (記者王憶紅攝)

慶富獵雷艦案 銀行面臨125億損失

日月光收購矽品案獲中國商務部「附加限制性條件」批准。圖為2016年5月由日月光董事長張虔生(左)、矽品董事長林文伯共同簽署「共同轉換股份備忘錄」。(資料照)

拿下國防部6艘獵雷艦標案的慶富造船,8月涉嫌詐貸,隨後陷入財務危機,由於資金遲不到位,獵雷艦205億元聯貸案主辦行第一銀行於10月下旬宣告違約,國防部也在12月中正式函告慶富解除獵雷艦採購案契約,等於宣告銀行團將面臨125億元的最大損失。

獵雷艦聯貸宣布違約後,由土地銀行主辦的慶陽海洋9.5億元基隆「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興建營運移轉(OT+BOT)案也交叉違約。慶富集團連環爆,導致公、民營金融機構對慶富集團的最大可能損失為201億元(含獵雷艦聯貸案125億元),而支持政府政策的公股行庫就占約4分之3、近150億元,成為最大苦主。

4位公股董座下台

慶富案不僅讓銀行面臨龐大損失,還一次震掉4位公股金融機構董座,包括前第一金控暨第一銀董事長蔡慶年、前合庫金控暨合庫銀行董事長廖燦昌、前台企銀董事長朱潤逢、前兆豐票券董事長蕭長瑞(時任台銀總經理)等,陸續被拔掉職務。

針對慶富授信,八大公股行庫加速提列呆帳,預估今年底前合計提存將超過100億元;其中,最大債權銀行一銀共面臨45.5億元損失(含聯貸及自貸),12月提足後將面臨單月虧損的窘境。

債權銀行主管表示,獵雷艦採購案是國防部首度以直接商購方式所訂的採購合約,但因機密性考量,未能由國防部、慶富及銀行團訂立三方合約,建立銀行得以審核及查證機制,若能採高鐵聯貸案模式訂三方合約,就不會有銀行團遭慶富詐貸的問題發生。

對於後續追償動作方面,銀行團主管指出,將持續對借保戶起訴或聲請本票裁定,以取得執行名義,俾聲請法院強制執行、拍賣擔保物及假扣押物。(記者盧冠誠)

永豐金超貸弊案 何壽川被求刑12年

「永豐金超貸案」是今年金融產業界最爆炸性的案件!除了金管會重罰千萬元外,何壽川也被解除永豐金董事長職務,更遭羈押禁見兩個月、起訴求刑12年。此外,本案更引發各種議題後續效應,包括:「財金幫門神」、「獨董角色」、「產金分離」、「吹哨者保護」及「金融業罰鍰過低」等。

有別於過去金融弊案,這次舉發永豐金超貸案不是別人,而是永豐金前總經理張晉源,他曾何壽川最信任的人、也是國內史上最高層級的「吹哨者」,因此讓永豐案如同滾雪球般爆發!

本案是永豐金租賃的海外子租賃公司Grand Capital涉及違法超貸給沒有財報、無營運的三寶海外紙上公司J&R數10億元,資金用於興建上海1788大樓;除了「J&R超貸案」,永豐金另有「Star City案」與「三寶可轉債案」,兩案涉及違反「關係人交易」及「產金分離」等。今年6月,台北地檢署也依違法證交法等,起訴前永豐金董事長何壽川等人,本案目前仍在司法審理中。

永豐案效應 落實產金分離及保護吹哨者

永豐超貸案爆發後,由於金管會曾二度「肯定」永豐金後續處理作為,而被總統蔡英文撂下重話批評,金管會的角色認知「混淆不清」;此外,永豐金有多位藍營退休高官擔任董事或獨董,引發外界質疑是門神、共犯結構。

今年9月初內閣改組,顧立雄轉任金管會主委,他點名永豐金涉及「產金分離」問題,並強調金管會將以強化公司治理來解決「家族化」問題。另外,本案引起關注的「吹哨者」問題,也讓金管會修改辦法,,以落實對「吹哨者」之保護。 (記者王孟倫)

台股萬點7個月 史上最長萬點行情

今年資本市場最重大的一件事,就是台股從今年5月23日站穩萬點以來,已經長達7個月在萬點之上,成為史上最強的萬點行情,相較過去萬點對台股而言總是「天花板」,要用力跳才碰得到,而今年的萬點,卻似乎成為「地板」,投資人是扎扎實實的站在上面,只是這次的萬點,對投資人而言如同「雞肋」般的難下嚥。

史上最長的萬點行情值得慶賀,不過這次的萬點行情,幾乎是由外資所創造的,內資著墨甚少,外資將大量資金追逐台股三王—台積電(2330)、大立光(3008)、鴻海(2317),及部分權值股,並將台積電市值拱上6兆元大關,打破單一個股市值紀錄,而這些個股過去都是散戶不愛碰的股票,所以才會有萬點無感的論調。

內資不進場 政府政策鼓勵

不過由於內資不願進場的情況,政府也注意到了,4月底推出當沖降稅政策,從8月起陸續看見成效,首先是集中市場成交量提升至千億元水準,當沖比重也來到兩成以上,櫃買市場更是當沖降稅的主要受惠者,由於內資開始進場買賣中小型股,櫃買市場個股因波動幅度大而受青睞,單日成交量甚至來到集中市場的一半,也出現上市加上櫃交易量超過2,000億元的久違盛況。

而這次的萬點,也是由科技股主導,除了三王代表的蘋果概念股外,AI(人工智慧)、3D感測、5G題材等,以及矽晶圓、被動元件、Mosfet(金氧半場效電晶體)等缺貨概念股成為盤面主流,其他傳產股與金融股,除了少數電動車概念股外,幾乎都只有墊檔演出的機會,跟過去萬點行情、雨露均霑有極大的不同。 (記者陳永吉)

大立光股價6千元 4因素加持創紀錄

鏡頭廠大立光今年1月5月首度突破4,000元整數大關;3個月後,4月28日站上5,000元大關;不到4個月時間,8月24日股價突破6,000元整數關卡,隔天8月25日盤中最高來到6,075元,一年來大立光共寫下3次股價新高紀錄,台股無人能出其右。

大立光究竟有什麼本事,股價竟然可以漲到6,000元以上?分析師認為,股本小、獲利高、前景佳,加上籌碼集中,4大因素缺一不可。

天時地利配合 4大因素加持

大立光自2002年上市後,每2、3年就進行擴廠,但都以自有資金支應,且大立光從2009年之後,就只配息不配股,股本一直控制在13.41億元。而大立光的高獲利有目共睹,自大立光掛牌以來,每年都賺超過一個股本,更在2015年以每股稅後盈餘(EPS)180.08元創下台股每股獲利最高記錄,2016年169.47元,今年前3季EPS也已經達129.48元。

大立光在手機塑膠鏡頭的產業地位很難有人撼動,技術研發總是走在產品之前,目前7P鏡頭組已經開始出貨,大立光為捍衛自家研發成果,也是光學廠中專利佈局最深者。

另外,大立光籌碼相當集中,創辦人林耀英以及原始投資人陳、謝、梁等3大家族,過去10幾年來,幾乎從未處分過持股,至今總持股約25%,外資持股在51%至52%,大型機構法人約1成,散戶持股僅1成。

除了上述4大因素之外,大立光股價能夠攻上6,000元,還要天時地利的配合,即台股當時也處於漲勢之下,才能魚幫水、水幫魚,雙雙締造記錄。(記者陳梅英)

宏達電賣工程師 將專注虛擬實境VR

宏達電今年9月21日宣布與Google谷歌簽署合作協議,Google以11億美元(約台幣331.54億元)買下宏達電參與Google Pixel手機團隊約2,000名工程師及手機專利授權;此案並在12月15日經投審會核准。

不過宏達電雖出售2,000名工程師以及手機專利給Google,但仍持續推出HTC自有品牌手機,並專注下一代5G手機,且繼續投入AI人工智慧、物聯網IoT、虛擬實境VR等領域。

從宏達電財報顯示,宏達電去年第2季手上現金約415億元,而今年第2季則約310億元,換言之,宏達電一年營運約需105億元,所以就帳面而言,宏達電手上現金可因應3年的營運,此外另獲得谷歌的331億元挹注下,宏達電未來幾年營運,仍可持盈保泰。

手上現金可撐3年

雖然財務可望持穩,但在營運面上,市場擔心在2,000位研發人員轉職Google下,宏達電手機實力將不若以往,且在國際大廠的競爭壓力下,手機業務不太可能在中短期轉盈,並產生穩定現金流,來支撐VR業務。

今年國際大廠並未推出VR新品,各大廠將在2018年相繼推出獨立式VR裝置後,市場將可轉趨熱鬧,尤其是宏達電Vive中國版獨立式Vive Focus,雙12在中國市場展開預購的第一天,立刻勇奪全銷售通路獨立式產品雙料冠軍,並獲得銷售代理商偉仕佳傑追加人民幣10億元(約台幣45億元)採購銷售合約,讓宏達電在VR領域的表現,又充滿想像空間。(記者王憶紅)

統一上海星巴克 持股賣回美星巴克

統一企業(1216)和統一超商(2912)今年7月27日股票同步暫停交易,原來是兩家公司被迫以每股1萬3,369元的天價,出清轉投資的大金雞上海統一星巴克持股給美國星巴克(STARBUCKS)。

統一企業和統一超商原本共持有上海統一星巴克50%股權,由於美國星巴克要獨資大舉搶食中國咖啡「黑金」市場,統一集團被迫以401.8億元出清上海統一星巴克股權,處分利益達334.51億元,宣告退出中國連鎖咖啡店市場。

但統一集團也同步宣布統一企業和統一超商總共以54.23億元,買進美國星巴克持有台灣統一星巴克的50%股權,將百分之百獨資經營台灣統一星巴克,以大金雞換小金雞。

美星巴克遇瓶頸 搶食中國市場

美國星巴克在美國本土市場成長遇瓶頸,只好冀望在中國市場發光發熱,12月並豪砸數10億元在上海開出全球最大咖啡體驗店「咖啡夢工廠」(Starbucks Reserve Roastery & Tasting Room)。

美國星巴克董事長Howard Schultz 表示,中國是星巴克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場,10 年內將成為星巴克全球最大的市場,預計 2021 年中國總店數將達5000 家,平均每 15 小時就在中國開設1家新門市。

不過市場人士分析,中國喝咖啡的人口數雖然大幅成長,但每人每年平均喝掉不到10杯咖啡,相較於台灣每人每年平均喝掉100杯咖啡,中國喝咖啡風氣仍不夠普及。

美國星巴克在中國大手筆投資影響不容小覻,但業績能否持續噴發,值得關注;但統一賣掉上海星巴克,市場多數解讀為痛失小金雞,但統一其實打的是安全牌,把未來20年的利潤一次入袋。

否則依照統一與美國星巴克的合約走,再晚個幾年賣股,恐怕就無法賣到這麼好的價格,算是不滿意中最漂亮的結果。(記者陳梅英)

潤泰中國大潤發 賣給阿里巴巴集團

潤泰集團今年11月20日宣布將過去18年最成功的投資-中國大潤發(高鑫零售)19%股權,以454億元賣給阿里巴巴集團旗下淘寶控股及歐尚(Auchan)集團,震驚兩岸流通業和電商市場。

潤泰集團旗下潤泰全和潤泰新透過重要子公司Concord Greater China Ltd.(中國康成公司)和A-RT Retail Holdings Limited(吉鑫控股),間接持有高鑫零售的股權原為21.42%,潤泰全占12.5%、潤泰新占8.92%。

這次將持有的高鑫零售19%綜合持股賣給淘寶控股和歐尚後,潤泰全和潤泰新間接持有高鑫零售的股權僅剩2.42%,潤泰全和潤泰新處分利益分別為168億元和112億元,每股稅後盈餘貢獻分別達17.84元和6.7元。

未來投資轉向 生物科技與房地產

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對外指出,「中國大潤發就像一個養了18年的女兒,如今找到好歸宿,要嫁人了,抱著辦喜事的心情很高興。且潤泰派駐中國大潤發的台幹已經像拉滿的弓一樣,不能再拉開1分了,再拉可能弓就折了,「是到了該調整的時候了」」。

尹衍樑認為,「有現金先抱著現金睡覺,現金有太多出路了」,生物科技與房地產將是未來投資重點。

但消息一出,投資人對於潤泰賣掉中國大潤發這隻大金雞投下不信任票,潤泰全和潤泰新股價直直落,市場認為漂亮女兒難養、金雞難生,潤泰好不容易養到一隻每年可以回饋固定收益的大金雞,「何需殺雞取卵?」

不禁質疑潤泰集團此時此刻是否缺銀彈?或是紅頂商人尹衍樑在中國的政治勢力式微,才選擇淡出中國投資,獲利了結。(記者楊雅民)

日矽合併案定案 明年共組控股公司

全球第一大封測廠日月光 (2311) 與第三大封測廠矽品 (2325) 結合案,受中國商務部反壟斷審查拖延一年多,終於在今年11月24日才有條件批准,雙方將朝共組產業控股公司邁進,預計明年4月底成立,聯手迎接全球產業變動與紅色供應鏈崛起的挑戰。

日月光與矽品於去年6月30日簽署共同轉換股份協議,約定雙方以股份轉換方式共組新設控股公司,原預計今年12月31日前完成換股與共組控股公司。

中國審查拖延年餘 有條件批准

但日矽結合案限定需取得台灣、美國與中國的反壟斷審查核准才能進行,去年11月16日台灣公平會最早核准許可,今年5月15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也准許可,但中國商務部遲遲至今年11月24日才有條件批准,合組控股公司共同轉換股份最終交易日,不得不延到明年10月31日。

日矽已敲定明年2月12日召開股東臨時會,討論股份轉換相關事宜,並針對共組日月光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展開具體行動。估計股份轉換完成後,日矽將同時成為新設控股公司100%持股子公司,控股公司取代兩家子公司在台美掛牌上市。

法人指出,中國長電科技、天水華天、通富微電3家封測廠商,挾併購提高營收規模的利基,今年已擠進全球前10大封測廠行列,顯見中國政策扶植對台灣封測業威脅將逐年提高。

日矽兩強結合,生產、研發規模擴大,市占率達3成,法人認為,對市場將具主導性;但因同屬邏輯IC封測領域,結合前後也恐會出現客戶增加其他供應商、人才流失的問題。(記者洪友芳)

張國煒王子復仇 星宇航空荊棘滿佈

前長榮航空(2618)董事長張國煒(小K)在2016年底宣布要成立星宇航空後,2017年引發產、官、民高度關切,除民航局為他反覆修法,同業更是積極打壓,但網民們卻高度擁戴,讓這家尚未向民航局提出申請並提出公司註冊的航空公司,掀起航空界陣陣波瀾。

根據「民用航空運輸業管理規則」原規定,申請業者必須具備國際運輸或國際貿易5年以上、3年內每年營收達60億元。而7月民航局修法,改為有經驗的個人、60億元財力證明也可以申請,被市場視為「張國煒條款」。

「張國煒條款」修正案送到交通部時,遭到交通部退回,但民航局9月底再提出修法草案,以財力、飛安人力與機隊數為新設公司的審核標準,10月初交通部批准修正草案,張國煒成立星宇航空可望如願實現。

在同業方面,以往新航空公司成立、或是小航空公司爭取新航線時,同業都是在民航局閉門會議中內百般阻擾,但張國煒的星宇航空成立,卻讓以往在茶壺內上演的風暴,直接攤在陽光下。

同業酸 先找好破產律師

航空同業不僅公開表明台灣航空業太競爭、各國航空公司時間帶已擁擠,甚至酸小K成立航空公司前,最好先找好破產律師。

張國煒今年第三季在臉書成立後援會,成員至今超過7,400名,而他9月14日的演講,報名人數超過2,000人,且在媒體露出的相關新聞,點閱率也特別高,顯見小K的群眾魅力。

星宇航空位於台北內湖的辦公室已於9月1日運轉,在陸續招兵買馬下,預計2019年第3季航向天際。不過當星宇航空正式起飛後,才是要見真章的時候。(記者王憶紅)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