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封面故事>去年9萬新手頭家 半數撐不過10年

2017/11/27 06:00

林口世大運選手村已有一區域規劃做國際創業聚落,可望吸引國際團隊進駐。(資料照)

記者黃佩君/專題報導

台灣中小企業高達7成,去年新增9萬多家,但這些企業僅半數可以撐過10年。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長吳明機坦承,創業的陣亡率的確很高,但台灣的創業家仍前仆後繼,因為台灣有很強能力能把新資訊轉化為新事業。他提醒,絕對不要「寂寞創業」,善用資源找到諮詢及業師,認清市場及培養國際能力,是創業不可或缺的「I do」。

3成中小企 撐不到5年

根據中小企業白皮書,2015年台灣中小企業經營未滿10年占49.57%,其中經營未滿1年有7%、未滿5年有3成,等於有3成撐不過5年。相較之下,大企業經營10年以上高達77%。

創業鎩羽而歸的機率很高,但吳明機表示,「不用那麼氣餒」,因為台灣的創業生存率仍有國際水準。他說,2007至2014年,台灣創業「平均存活率」從1到5年分別為90%、78%、70%、63%、57%,與美、德等國情況相當;第4年美國僅59%存活,第5年德國僅46%、英國及韓國甚至低於4成。

中小企存活率 媲美德美企業

吳明機也說,一個國家的創業環境分成三環節,包括創業家精神、創業資源及創業機會。他說,台灣人想法靈活,想創業的一直都不少;且台灣有中小企業信保基金、國發會的創業天使基金、經濟部的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SBIR)等,創業資源在國際上可說是「前段班」。

他指出,台灣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創業機會,說穿了就是市場。台灣的創業以服務業居多,但內需市場不夠大,想要創業成功,一方面創業模式要殺出一片血海,有能力考慮發展國外市場;一方面就是不斷優化服務,刺激需求一直延續。

內需市場有限 考慮國際市場

對創業的「I don’t」,吳明機說,第一就是不要「寂寞創業」,要讓自己的模式在創業起始就有機會受外界檢視,建議善用創業社群或業師指導,或者透過向政府申請資源的同時,獲取對創業想法的檢視。

吳明機指出,經濟部為創業「嫩頭家」設立了「創業圓夢網」,整合了各部會、各地區的資源,是一個為創業者量身打造的資訊平台,今年已有210萬人次瀏覽,建議可做為創業者的第一站。此外,包括青創基地及各縣市的中小企協、青創會等,都會舉辦活動,建議可以多參與活動,跟其他創業家交流,檢視自己的模式與階段,「知道自己的市場與位置在哪裡」。

避免寂寞創業 培養國際能力

另外,吳明機也說,在台灣創業,「必須想到世界」,很難不考慮國外市場,需要及早培養面對國際的能力,但台灣創業家的弱項往往就是國際視野不足。

他表示,為培養創業者的國際能力,中小企業處已著手進行育成中心改革,把過去通常附屬學校的育成中心,一部分發展為民間主導的國際創業加速器,藉此提升效率;同時希望打造能引進國際創業團隊的場域,連結台灣的創業者及產業,讓創業起步就具有國際經驗;目前中小企業處參與林口世大運選手村應用,已有一區域規劃做國際創業聚落,未來「樓下育成、樓上住宅」,有條件吸引國際團隊進駐。

吳明機強調,台灣的創業能量還是很豐沛,但市場有限,且製造業向外走,供應鏈不像以前「就在身邊」;但台灣的好處是,接收新知的速度很快,很容易轉化成創業能量。他強調,政府未來會改革既有的輔導方式,同時引入國際,並說服大企業花資源培植新創,希望台灣的創業能量能夠轉化成帶動產業革新的火種。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