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車廠拚外銷 台灣製揚名海外

2007/02/01 06:00

記者高嘉和/專題報導

內銷漸趨飽和,國內汽車廠卯足勁拚整車外銷。

繼去年開始委託中華車(2204)代工生產Town & Country車款,美國克萊斯勒汽車最近又宣布,將委託中華車生產道奇(Dodge)品牌車款,今年下半年起銷往墨西哥,每年至少上千輛規模。

在中國,高舉民族汽車大旗、且政策大力扶植的奇瑞汽車,早在一年前,就高調宣傳將代工生產克萊斯勒小型車,以「貼牌」方式,外銷海外市場。當中華車代工案陸續敲定,奇瑞與克萊斯勒的合作案還在只聞樓梯響階段,凸顯中華車的產製實力遠超過奇瑞。

回顧台灣汽車廠最早大規模整車外銷是在1986年。那一年,福特六和生產的TX3車型,每年有高達6,000輛外銷加拿大,但最後因新台幣大幅升值而告終止。

1991年,裕隆車(2201)自主開發設計的飛羚101改款車型「飛羚102」,也曾整車外銷到荷蘭。前幾年,國瑞也外銷過廂型車到越南,裕隆車也外銷CEFIRO、SENTRA等車款到菲律賓。

近幾年來,拓展整車外銷腳步較快的是中華車與福特六和。從1994年開始,中華車就陸續外銷自有品牌「CMC」威利與菱利輕型商用車,由中華車主導外銷,到美國、中南美、東南亞與非洲市場。

去年更擴大與中東地區代理商科威特AMG集團合作,將威利與菱利賣到科威特、敘利亞、約旦與黎巴嫩等市場,光中東,年外銷金額已達新台幣兩億元。

除了以CMC品牌擴展外銷版圖外,中華車也爭取到三菱原廠支持,從2005年起,外銷Space Gear整車到菲律賓,創下三菱標誌產品外銷先例,也讓中華車躍居成三菱海外左駕車型的主要生產基地。

品質擄獲日本心

中華車主管透露,正在向三菱爭取,今年可望將掛著三菱品牌的新車外銷俄羅斯、敘利亞、蘇丹等新興市場。

福特六和去年中也首開台灣車史先例,外銷整車到日本、紐西蘭、澳洲等先進國家市場。

福特六和主管表示,去年外銷日本福特ESCAPE運動型休旅車數量約2,000輛,銷紐、澳的ESCAPE或馬自達TRIBUTE約5,000輛,今年合計可望成長到一萬輛。

在MADE IN TAIWAN的ESCAPE還未銷日前,ESCAPE每年在日本銷售不到1,000輛,但去年倍數成長到2,000輛、甚至缺車可賣,顯見台灣製整車品質擄獲了日本車主的心。


MIT車品質高 全球趴趴走

記者高嘉和/專題報導

烽火不斷的黎巴嫩街頭,一輛廂型商用車呼嘯而過,掛的品牌是英文字母的CMC,那是中華車(2204)的縮寫。東京澀谷人來人往的街頭,一輛福特ESCAPE運動型休旅車穿梭街頭,那輛車是台灣福特六和生產的。

AMG集團副董事長A. A. Almulla去年來台與中華車簽訂擴大經銷合約。他當時就說,知道台灣是認識CMC開始。

他有次坐上一輛廂型車,相較來自其它國家的同型車,這款車轎車化的內裝設計,就讓他頗驚訝,一看里程錶,竟已跑了十萬餘公里,性能與乘坐舒適性一點都不差。

這讓他見識到MADE IN TAIWAN的品質,也打開AMG與中華車的合作機會。

日本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但福特六和卻能將台灣產製的ESCAPE外銷到日本,本事自然不小。Ford Japan總裁佐藤勝彥說過,在日本人的心目中,台灣製產品品質不僅較韓國貨受到肯定,更是遠超過中國製或越南、泰國製的產品。日本人當然優先選擇MIT產品。

更讓他佩服的是,台灣市場規模小,車廠發展出來的混線生產,還能維持高品質的本事。

福特六和外銷的ESCAPE與國內銷售的同款車型,僅有左、右駕之別。

為配合外銷,福特六和透過精密的混線生產排程,把國內與海外一共21款不同車型,在同一條生產線同時製造。

其中包括供給台灣市場的五款福特ESCAPE與四款馬自達TRIBUTE左駕車型,還有供應澳洲市場的四款ESCAPE及三款TRIBUTE;紐西蘭的兩款ESCAPE;及日本三款ESCAPE的右駕車型。


中國鐵罐車 歐人驚心

記者高嘉和/專題報導

前年5月,中國江鈴汽車陸風越野車以僅1.5萬歐元超低廉售價前進歐洲,首批200輛不到三週售罄。中國媒體競相以中國驕傲形容這次陸風駛上歐陸。

但到年底,法蘭克福車展前夕,歐洲汽車安全組織(NCAP)的合作夥伴全德汽車俱樂部(ADAC),對參展的陸風進行撞擊測試,結果陸風拿到了該組織成立20年來最爛的成績,16分的正面撞擊僅拿到一分。

德國媒體以「鐵皮罐頭」等尖酸字眼,來形容這款首度登陸歐洲的Made In China車款。

對於ADAC的撞擊結果,中國媒體幾乎是同仇敵愾,仿「水門」事件說法,以「碰撞門」事件,來質疑ADAC的測試結果,有著陰謀論存在。

隔年,江鈴汽車透過經銷商找來德國質量安全機構TUV,再進行一次陸風車款的撞擊測試。這次過關了,但從陸風後來銷售持續疲軟來看,在歐洲人心目中,中國製汽車安全性還是令人擔心。

去年,中國汽車銷售近700萬輛,超越日本,全球僅次於美國。但產能也拉高到近千萬輛,根據中共國家改造委員會提出警語,到2010年,中國車市胃納量頂多拉高到1,000萬輛,但假如不嚴控產能擴增的話,產能將達2,000萬輛,市場嚴重供過於求。

中國可能多出數百萬輛汽車產能,要塞到哪裡去,包括奇瑞、吉利等中國自豪的民族品牌,都已喊出將外銷海外市場,對全球車市,這恐將是噩夢的開始。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