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日本已失去半導體業投資能力

2017/06/26 06:00

路透報導指出,整起東芝競標案當中,沒有一家日本製造業願意參加,暴露了日本國內經營半導體事業的能力和投資能力顯著下降的嚴峻現實。 (路透檔案照)

編譯王惠慧/特譯

週三東芝在董事會後宣布,關於公司出售半導體事業股權一案,將優先與「美日韓聯盟」進行交涉,日本政府完成使命把重要的半導體技術和人才流在國內,但要如何讓東芝半導體在半導體產業持續維持競爭力,恐怕沒那麼容易。

「美日韓聯盟」主要由日本經濟產業省主導,組成成員包括日本官民基金日本產業革新機構(INCJ)、日本政策投資銀行(DBJ)、美國私募基金貝恩資本及南韓SK海力士,總出資金額將超過東芝要求的2兆日圓,預計在本月28日東芝股東大會上正式締結契約。

INCJ多次呼籲日本企業出資 無人響應

日本經產省透過INCJ強勢介入整起東芝半導體出售案,背後隱藏的是日本政府希望留下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技術,不要被其他國家奪走的強烈慾望,但在兩次投標的過程中,經產省積極呼籲日本企業加入收購東芝半導體股權的行列,卻沒有一家響應。

日本早稻田大學經營管理研究科教授長內厚分析,日本政府雖然擔心技術外流,但大前提是,東芝還能在半導體產業內生存下去;半導體產業需要比別人早一步進行大膽的投資,因為若不在生產要素或技術研發上取得優勢,很快就會在國際競爭當中被淘汰。

他認為,現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中心已經轉移到中國、台灣及南韓,即使拚了命的把技術留在國內,半導體的客戶也都來自中國和南韓,不和這些公司建立關係已經無法在產業生存;比起擔心技術外流,日本政府更應該思考如何跟東亞的其他企業進行水平分工,首先考慮的應該是守護日本技術人員的僱用。

1980年代後期,日本半導體產業曾佔全球市佔率50%以上,但在2016年這個數字已經下滑到11.3%;日本經產省官員向路透表示,「從前能挑戰全球半導體市場的日本,似乎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蒸發了」。

半導體產業燒錢 INCJ從哪生錢?

路透報導指出,整起東芝競標案當中,沒有一家日本製造業願意參加,暴露了日本國內經營半導體事業的能力和投資能力顯著下降的嚴峻現實。

一般而言,要在半導體產業生存、競爭,至少得具備技術、資金和領導能力,無論是INCJ、DBJ或美國私募基金皆沒有在半導體產業的技術和know-how(專業知識),私募基金和政府機關承擔風險的能力也有限,唯一有技術知識的SK海力士,又因為東芝擔心反壟斷審查拖慢交易進度,而僅能提供融資,不參與經營。

批評者也認為,「美日韓聯盟」的成員各公司的經營理念不盡相同,由誰來掌握主導權才能讓東芝半導體在極度競爭的半導體產業生存,成為該聯盟的一大課題。半導體產業每年必須投入3000億日圓以上的資金,拼拼湊湊好不容易才湊到2兆日圓的INCJ,是否真有能力領導東芝半導體維持現有的地位,也有待關注。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