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股青紅燈〉另一種土豪

2016/12/16 06:00

期貨沒有證所稅問題,許多投資人轉做期貨,期交所每年都至少賺上半個資本額。(資料照/記者張嘉明攝)

最近在W飯店土豪辦趴害死1名女模的社會新聞,鬧得沸沸揚揚,而民眾印象中的土豪,大致上就是所謂的暴發戶,是一種「有錢就是老大」的概念。把這個概念套在幾個證券周邊單位上,好像也滿貼切的。

現在幾個證券周邊單位,大家知道資產最多的是證交所跟集保結算所,少說都有2、3百億元的身價,但是這幾年,最賺錢的卻是期交所,因為股票有證所稅的問題,導致量能萎縮,獲利跟著縮水,但期貨沒有證所稅問題,所以很多投資人轉做期貨,所以期交所每年都至少賺上半個資本額,羨煞其他周邊單位。

但為什麼說這些周邊單位像土豪?因為從馬政府時代,這些周邊單位開始每年編列至少千萬元以上的廣編預算,做新聞置入,其中期交所最誇張,傳言一年砸了上億元給專業報紙跟財經電視台,為了搶這塊大餅,許多對這些單位負面的新聞,默默地被下架,更有甚者,還能主宰記者適不適任。

上個月期交所記者室搬了新家,為了高層的喜好,記者室要保持清潔,比照圖書館等級,除了不准堆積資料外,櫃子也不能擺放雜物,要保持淨空,甚至還有專人1天3次來開櫃子「檢視」,最後乾脆連冰箱、垃圾桶都搬走,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回到戒嚴時期,期交所像是警總。

期交所真的是個好地方。只管交易,不用監理,所以到立法院幾乎沒被罵過,董事長薪水跟證交所、櫃買董事長的差距,就差一個「遮羞費」罷了,而且第一線產品的開發都在證交所跟櫃買,期交所跟著發期貨商品就好,這麼賺錢又沒責任,還能對記者頤指氣使的地方,真是打著燈籠都找不到。

(無尺碼)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