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博引述消息來源報導,iPhone製造商蘋果公司(Apple)透過大量海外所得購買美國政府公債,使其免於繳稅。(資料照,法新社)
〔編譯王惠慧/綜合報導〕彭博引述消息來源報導,iPhone製造商蘋果公司(Apple)透過大量海外所得購買美國政府公債,使其免於繳稅;另外,根據彭博得到的監管機關資料顯示,5年來美國財政部支付給蘋果利息,至少有6億美元。
蘋果公司透過在海外成立子公司等方式,將所得留在境外,先前就常遭批評逃稅、鑽稅務漏洞,日前該公司也遭到歐盟反壟斷機構指控,與愛爾蘭政府達成的租稅優惠協議屬非法,要求蘋果需補繳130億歐元給愛爾蘭政府。
彭博報導,但一般人未注意到的是,美國政府在此事上已經花了至少6億美元,蘋果公司利用美國稅務的漏洞,在美國藏匿許多境外所得,例如,一部分拿去購買美國公債,同時,還能獲得美國政府給予的利息。
稅務專家指出,蘋果並非唯一一家透過上述方式,藏匿境外所得的大型跨國公司,許多公司都利用同樣方式,透過購買美國公債,來避免或延遲繳納資金匯回稅(repatriation tax)。
報導指出,美國前10大跨國企業持有價值1000億美元的美國公債,實際上,這能讓上述公司原先必須負擔的數十億美元,轉換成來自納稅人的數百萬美元;而另一方面,這些公司還不停指責政府的高稅率,使他們無法把錢帶回家。
彭博引述密西根大學法學院教授艾維約納(Reuven Avi-Yonah)的說法,站在政府角度「這就像你付錢要別人去借腳踏車,但這輛腳踏車本來就是你的」。對此,蘋果發言人Josh Rosenstock向彭博表示,可以去查看近年蘋果交給美國證交會(SEC)的申報文件,彭博指出,在上一個會計年度,蘋果繳了104億美元所得稅。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