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忠信︰收不到存款 不該高放款

2016/12/05 06:00
許忠信︰收不到存款 不該高放款

國銀中國分行之資金來源與比率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針對國銀中國分行的「存放比」過高及仰賴「母行拆借資金」兩大問題,成大法律系教授許忠信表示,從銀行業穩健經營角度來看,應該是利用當地存款、進行當地放款,結果卻有超過半數國銀中國分行的「存放比」竟超過三倍,這實在太危險了。立委也認為,如此經營模式不利我國銀行業發展,要求金管會與財政部積極檢討與改善。

金管會則表示,「存放比」過高問題,並無礙國銀在中國業務之經營,母行拆借也屬於「本國銀行對中國曝險」之控管項目。

首先,針對國銀中國分行的「存放比」達二.九倍,金管會官員指出,一般情況來說,銀行的存放比不會超過一○○%、即一倍以內,若是海外分行就比較容易遇到這種狀況,畢竟,當地人對外資銀行不熟悉,不願把錢存入,這絕非國銀在中國分行所獨有的現象。

金管會表示,國銀中國分行的資金主要有五個來源,包括分行資本金、聯行往來(母行拆借)、同業拆款、當地存款及同業存款等;基於當地法令限制,國銀無法吸收到足夠的存款,只能採取其他途徑取得資金,但存放比問題並沒有帶給業者困擾。

其次,有關國銀中國分行從台灣母行拆借資金,恐增加國內銀行業風險。對此,官員強調,為強化國銀對中國曝險之風險控管,已規定對中曝險總金額不能超過銀行淨值的一倍,其中,「母行資金拆借」也是控管項目,必須納入計算。

金管會︰已要求嚴審授信案

金管會指出,隨著近來中國經濟成長趨緩,基於風險考量,已要求國銀中國分行必須落實授信原則,嚴格審查每筆授信貸款案;從統計數字來看,九月國銀中國分行逾放比僅○.二四%,低於國內總分行的逾放比○.二七%、海外分行的○.四四%。

但許忠信認為,「既然收不到存款,就不要放這麼多錢」,何況是還回頭搬台灣的錢去放款,這實在太危險了。

許忠信表示,有人或許會說,「台灣濫頭寸很多,把資金拿到中國去,可增加銀行資金去路」,但從母行拆借到中國的資金,都是來自國內存款戶的錢。由於近年來,中國金融市場狀況不佳、倒帳事件頻傳,在這樣情況下,「等於讓台灣資金承受當地金融風險」。

立院財委會立委江永昌也說,存款為國銀拓展業務的重要基礎,當銀行的放款大於存款,流動性風險會大幅攀升,一定會讓人感到憂心;尤其,如果從國內移出過多銀行資金到中國,對銀行的財務健全度必然帶來很大影響。

江永昌指出,國銀中國分行應設法提高當地籌資比重,而非一味仰賴向母行拆借資金、從台灣拿錢到中國放款。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